昨天,南京眾彩市場公布了一份3月份的菜價統計,數據顯示30個蔬菜監測品種平均價格為6.42元/公斤,盡管比上個月平均下降了0.2元/公斤,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36%,洋蔥的身價一年翻了兩番多,洋白菜、萵筍、青椒和西蘭花的價格都是去年兩倍。南京的菜價為何“高燒不退”?業內人士分析稱,年初的“世紀寒潮”嚴重影響了蔬菜的供應量,再加上開春后季節交替,本地大棚蔬菜長勢緩慢,菜少了,價格自然就高了。數據顯示,超過80%的蔬菜都要比去年同期貴。
菜價這么貴有這三個原因
1、年初寒潮。年初的寒潮,確實給蔬菜種植戶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樂山路上的相約農林平價店,自己就有簽約的蔬菜基地,店長張婷婷說,“當時我們基地減產很嚴重,拿青菜來說,寒潮之后出苗率很低,凍死了一大半,供貨跟不上,那時候本地的蔬菜都少得可憐。”也正是因為這樣,過年前最貴的青菜賣到了8元/500g,直到現在,菜場的青菜價格依然維持在4-5元/500g。而這場波及全國的寒潮,幾乎讓所有蔬菜都身價暴漲。實際上,寒潮對于菜價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據眾彩市場分析師透露,內蒙古的土豆供應量目前依然緊缺,品質好的土豆批發價已經超過3元/500g。
盡管南京的氣溫已經回升,但和往年相比,眾彩市場每天的蔬菜到貨量,依然比往年略有下降,“現在每天2800-3000噸蔬菜到貨,只能算是勉強持平。”工作人員說。今年的菜少到什么程度?據悉,眾彩市場去年12月開始準備的保供蔬菜,目前已經全部賣完。往年參加保供的商戶,因為蔬菜的損耗,以及價格的波動,都會或多或少有一定損失,但今年,“大白菜進庫的時候只要幾毛錢,現在都賣到3塊了,今年參與保供的商戶估計不會有損失了。”工作人員說。
2、大棚空棚期。不過在張婷婷看來,年后蔬菜這么貴,并不完全是寒潮的責任,“三四月份本來就是大棚的空棚期,蔬菜本身就比較少。再加上菜農年前損失比較大,現在肯定希望能彌補點損失。”不過,眾彩市場的工作人員也透露,4月份,天氣會進一步回暖,地產蔬菜會從大棚的轉為露天的,上市量也會有所增加,而成本有所回落,蔬菜價將會回落。
3、成本上升。年后房租和人員工資開始上漲,不少菜場的攤位費也比去年更高了,菜販為了維持利潤,也必須提高菜價。年后一直堅挺的豬肉價格,也對菜價有一定的影響。
[記者探訪]
連續兩個月,南京的CPI都超過了3%,這在菜價上反映得尤為明顯。“冬瓜5元/500g,青椒10元/500g。”在建鄴區迎賓菜場,黃阿姨看著眼前的菜價直搖頭,春節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但不少蔬菜價格甚至比過年的時候還貴。按照往年的規律,市場上的菜價一般在元宵節之后從高點回落,到了3月份,基本都能恢復正常了。然而今年的行情卻實在讓人看不懂。迎賓菜場賣蔬菜的老李也在感慨:“大白菜500g都賣到3元了,過年也不過2元多啊。”
“過年的時候冬瓜在2.5元/500g左右,現在批發價都2元了,好一點的更貴。”據老李介紹,目前南京的冬瓜都來自外地,主要是海南,但年初那場寒潮對海南的影響也非常大,貨源少。山東大棚里的冬瓜也逐漸開始上市,價格也都不低。“青椒都賣到10塊錢每500g了,比過年貴多了。”老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