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雨霧天氣,影響漁船出海捕撈,漁貨減少。昨日,記者走訪市區部分肉菜市場了解到,市面海鮮量少,個別品種價格略有上漲。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市區第一市場海鮮銷售區看到,海鮮品種較往日有所減少,大部分的海鮮看上去色澤暗淡,新鮮度不夠,顧客也不多。記者了解到,目前海鮮價格整體還算平穩,只有個別新鮮上市的品種價格略有上漲,每個品種的價格比平時略漲2至3元。像黃鰭鯛,按個頭大小的不同,價格從每斤25元至30元不等。整條帶魚每斤25元,切斷每斤28元。石斑每斤20元等。部分新鮮度不夠的品種價格則出現下降,像花鱸、大眼鯛、龍脷、黃花魚和牛鯧等,每斤分別為10元、12元、15元、17元和18元。
記者隨后來到銀灣肉菜市場,與肉類、蔬菜等銷售區人頭涌涌的熱鬧場面相比,海鮮銷售區顯得有點冷清,其中有4個檔口沒有營業,各個營業檔口的海鮮品種也不多。“這幾天漁船捕撈量減少,如果早上進貨時間遲了點,都拿不了貨。”旁邊一個檔主表示,拿不到貨,這幾個檔主只好暫停營業。另一檔主指著檔口的多鱗鱚說:“像這種魚,因為量少,早上進貨時我手快才‘搶’了10多斤,價格從平時的每斤30元漲至35元。”記者了解到,除了多鱗鱚,還有刀鯉、青鯧等海鮮價格也略有上浮,不過,龍頭魚、蜆魚等價格則與平時相差不大。此外,兩個市場的活鮮價格保持不變。
多個海鮮檔主認為近段時間海鮮上市量減少、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雨霧天氣持續,海上能見度低,漁船捕撈受到影響,大部分船只無法正常出海捕魚。海鮮供應減少,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他們預測,如果這樣的惡劣天氣持續,海鮮價格還將會出現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