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國內流通市場糧源數量減少,用糧企業糧源規?;少忞y度加大,因小麥收購數量少于加工量,面粉加工企業小麥庫存下降較快,面粉加工企業被迫上提小麥收購價格,其中北方地區小麥價格領漲國內,有部分大中型面粉加工企業在保證面粉品質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采購新小麥再攙兌部分輪換的陳小麥,甚至滿足加工要求的低價質差小麥,以降低加工成本。
當前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同比下跌仍較為明顯,由于麩皮市場價格大幅走弱,面粉加工行業普遍處于虧損態勢,面粉加工企業相繼下調開工率,并上調面粉出廠價格。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3月中上旬黃淮地區面粉加工企業整體開工率為49%,較3月初下降4個百分點。據市場監測,產區方面江蘇新沂地區2015年普通白小麥進廠價2360元/噸,環比持平,同比下跌160元/噸;安徽蚌埠地區2015年普通白小麥進廠價2300元/噸,環比持平,同比下跌16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2015年普通白小麥進廠價2440元/噸,環比上漲50元/噸,同比下跌13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2015年普通白小麥進廠價2440元/噸,環比上漲40元/噸,同比下跌150元/噸,而南方銷區方面,江蘇2015年產普通白小麥廈門地區到港價2430元/噸,環比下跌20元/噸,同比下跌200元/噸。
近期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反彈以及美國農業部小麥供需報告利多等因素提振下,國際小麥市場行情在經歷持續下跌之后出現階段性反彈。據悉,美國農業部3月全球小麥供需報告將全球小麥2015/16年供應量下調330萬噸,消費量下調200萬噸至7.094億噸,年末庫存預估下調130萬噸至2.3759億噸;預計2015/16年度美國所有小麥價格為每蒲式耳4.90美元到5.10美元,中間值為每蒲式耳5美元,是2009/10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為4.87美元;中國2015/16年度小麥進口預估上調20萬噸至250萬噸。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總干事稱,因經濟增長放慢,今年全球食品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目前食品價格已經接近七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需要優質制粉小麥與國產低質量小麥摻混使用,已經從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哈薩克斯坦進口約160萬噸小麥,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私人出口商報告對中國售出10萬噸硬紅春小麥,在2015/16年度交貨。截至2016年3月10日當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國小麥出口檢驗量累計為1566.5835萬噸,上一年度同期為1789.4693萬噸。截至3月18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5月合約期價報收于464美分/蒲式耳,較3月初創下的低點442.25美分/蒲式耳,上漲21.75美分/蒲式耳,漲幅4.92%。截至3月17日,5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191.3美元/噸,到國內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674元/噸,較月初上漲35元/噸。
截至3月中下旬,國家臨儲小麥(含2015年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為3886-3986萬噸,同比高1755-1855萬噸,其中江蘇地區839萬噸,同比高452萬噸;安徽地區923萬噸,同比高310萬噸;河南地區1832萬噸,同比高866萬噸;湖北地區200萬噸,同比高41萬噸。在國內主產區2016年產新小麥上市前,國內流通市場糧源供給的持續性及有效性將經受考驗,流通糧源數量減少以及糧源成本增加將對麥價形成明顯支撐,但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數量同比大增也將使得2016年夏糧收購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是江蘇與安徽地區,麥價“近高遠低”格局或將較為明顯。2016年產新小麥因供給壓力巨大、托市收購支撐弱、市場需求差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價或將明顯低于托市收購價,新小麥將較陳小麥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內外麥價價差有望自5月下旬大幅縮窄,國產小麥南下流通至銷區將有望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