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三月份通常是豬肉的消費淡季,但今年豬肉價格出現逆勢大漲。據央視報道,數據顯示,北京新發地市場17日白條豬的批發平均價為每斤11.50元,年同比漲幅超過60%。據了解,同步上漲的還有生豬的價格,目前已是近四年最高價。
市場需求小了,豬肉價格自然也應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年豬價持續高位運行呢?
A “豬周期”是根本原因
據央廣網報道,經歷了“史上最長虧損周期”后,去年以來,我國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升通道。近期各地豬價逆勢上漲,并直逼2011年創下的每公斤19.6元的歷史高點。一般情況下,每年春節過后都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那今年為何出現淡季上漲,并且直逼歷史高點?
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本次豬肉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國內生豬市場供應偏緊,“豬周期”在作祟。所謂的“豬周期”就是“豬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豬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豬肉價格上漲”,周而復始。
B 暴漲后,是否又會下跌
從去年7月開始,豬價突破每公斤16元時,生豬養殖行業迎來盈利每頭300元以上的時期;9月之后,豬價雖然小幅回落,但始終保持在每公斤16元以上,養殖盈利一直穩定在每頭300元到500元,并持續至年底。業內人士擔心:本輪豬價暴漲之后,是否又會出現周期性下跌?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姬光欣說,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一直難以跳出周期性規律,是因為行業集中度太低。
目前豬肉價格處于高位、養殖利潤上漲,可能會引起養殖戶過度補欄。因此,建議生豬養殖場戶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補欄。此外,國內已經開始有部分地區推出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在保險期間內生豬平均價格指數低于保險責任約定價格指數時,保險公司會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給予賠償。
分析
二季度豬價的
推升作用會減弱
“進入3月份,國內生豬價格整體沖高小幅回落后再次持續漲勢,國內多地生豬出欄價破20元/公斤,3月10日國內外三元生豬市場均價為18.60元/公斤,較月初3月1日上漲1.97%,較2014年最低點上漲56.43%,目前國內生豬價格已經創下新高。”生意社分析師李文旭表示。而新一輪豬周期開啟之后,與之相伴的是禽蛋果蔬的價格也出現“抬頭”跡象。在業內人士看來,從二季度開始,豬價的推升作用將會開始出現減弱。
連線
仔豬價格
也持續高位
據了解,去年養一頭豬大約虧300元,今年養一頭豬卻能賺500元。中糧期貨研究員陳建業表示,豬價呈現淡季不淡的態勢,無論是生豬價格還是生豬養殖利潤都處于歷史同期的高位。
“今年是罕見的淡季高豬價。”芝華數據生豬分析師姚桂玲稱,仔豬價格持續高位,局部地區仔豬價格接近千元。養殖利潤方面,按照自繁自養110公斤出欄推算,局部省份頭均利潤接近800元/頭。
數據
我省豬價呈現
上調態勢
2016年3月21日,據豬價格網統計,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為19.52元/公斤,較20日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19.43元/公斤上調0.09元/公斤,漲幅為0.46%,較上周同期11日19.03元/公斤上調0.49元/公斤,漲幅為2.57%。
華中地區今日豬價整體略有上調。湖北屠宰企業結算價格上調0.2-0.3元/公斤,個別大豬場生豬出欄價格繼續有所上調,幅度在0.05元/斤,標豬成交價格基本在9.7-9.95元/斤;湖南地區豬價呈現上調態勢,標準體重豬只成交價格在9.8-10.05元/斤,部分高價豬場生豬出欄價格上調0.1元/斤,一些高價豬場豬價繼續有所攀升。
整體而言,全國共有14個省份標豬價格突破10元/斤,目前有一些人已經看好豬價達到12元/斤的水準,只能說大家都冷靜點,12元/斤的確誘人,但不要忘記高回報的背后是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