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記者分別走訪了銀灣、東源和崗列等肉菜市場,發現一些市場的蔬菜檔口跟往常比起來顯得冷清不少,小檔口沒有營業,只有幾家比較大的蔬菜檔口照常營業。而各個蔬菜檔口蔬菜的品種也比較少,且大多是瓜類蔬菜,部分菜檔甚至找不到白菜、菜心等時令葉菜。記者綜合多家市場發現,6元以上的蔬菜唱主角,售價低于3元的蔬菜屈指可數。其中,馬鈴薯每斤4元。白菜、香嘜、西洋菜、番茄每斤5元。菜花、水東芥菜每斤6元。菠菜、菜心每斤7元。荷蘭豆每斤9元,慈菇每斤10元等。只有個別蔬菜便宜點,像蘿卜每斤2.5元左右。
“春節過后,蔬菜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經常下雨,蔬菜供應量少,菜價一直處在高位。”檔主唐大姐說,加上這幾天氣溫又下降了,蔬菜運輸受影響,北方蔬菜也少了,進貨價更加貴了,如果早上遲點去批發市場,甚至拿不了貨。崗列街道三洲村菜農榮叔告訴記者,近段時間持續的低溫陰雨天氣給蔬菜的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不但蔬菜生長慢,產量也低,像生菜、香嘜菜一般種植一個月就可以開賣,但是目前他家的生菜和油嘜菜已經下地種植了一周,卻因為天氣原因,遲遲沒有發芽。供應量不足,市場菜價自然水漲船高了。
不少菜檔主和菜農都表示,天氣是蔬菜價格的“晴雨表”,如果天氣不好轉,市民要想吃到價格正常的蔬菜,預計還要等上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