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獼猴桃、美國紅提、智利車厘子……眼下,市場上進口水果的比例大幅增加。天津檢驗檢疫數據顯示,去年進境水果2600多批次,貨值近1.4億美元;今年以來,已經進口382批次,貨值2000多萬美元。記者注意到,不論在超市還是電商,只要加上“進口”標簽,水果的身價就會直線上漲。面對高身價洋水果,消費者如何判斷其“真實身份”呢?天津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三招教您辨真假。
第一招:看“護照”
國內對進口水果有嚴格的規定,進口水果首先必須取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檢疫許可證和輸出國家或地區出具的植物檢疫證書;其次,進口水果包裝箱上須用中文或英文注明水果名稱、產地、包裝廠名稱或代碼。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出示檢疫許可證或檢驗檢疫部門簽發的入境證明來辨別水果是否為真進口,這既是消費者的權利也是商家的義務。
第二招:查“產地”
并不是所有國家的水果都可以進入中國市場的,對于進口水果準入,我國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進口水果種類有嚴格的規定。消費者可以通過查“產地”來辨別真假洋水果。例如允許進口加拿大的水果只有櫻桃;日本只有蘋果和梨;對于美國葡萄,我國只允許進口加利福尼亞州出產的葡萄,其他州的不允許。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質檢總局網查詢“獲得我國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區名錄”或撥打12365熱線咨詢。
第三招:瞧“長相”
如果感覺看“護照”查“產地”太麻煩,那么可以“以貌取果”。假洋水果的外包裝一般較為粗糙,標簽很容易被從水果上撕下,且通常印制的是漢語拼音加英文。另一方面,進口水果大小均勻、色澤明亮。以常見的進口水果為例:紅提原產美國、智利,類似葡萄,呈深紅色,果形一致,大小均勻,整掛無散粒,拿在手里較硬,口感脆甜,皮比較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