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級寒潮來襲,連日來的陰雨天氣讓佛山的氣溫直線下降,但市場里的菜價卻不斷飛漲。記者昨日走訪部分農貿市場和超市發現,蔬菜的身價漲幅比肉菜要大,部分蔬菜的價格比平常貴了近一倍,令不少市民直呼“吃不消”。
上漲幅度超過肉類
陰雨不斷,平時熱鬧的市場也少了許多買菜的市民。記者昨日分別在桂城南約市場、沃爾瑪超市和西樵樵生市場等走訪發現,市場的各種蔬菜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其中,西蘭花由原來的每斤5元左右漲到了如今的每斤8元左右,豌豆由原來的6元左右漲到了每斤11元,胡蘿卜由以往的2元左右漲至每斤4元。
菜價上漲也導致生活成本上升不少,“平時一周菜錢大概是140元左右,最近菜價蹭蹭往上走,這周菜錢已經是平時的2倍了。”昨日在樵生市場買菜的陳偉堂覺得,最近菜價太高,家里人少的與其自己買菜做飯,還不如在外面吃飯劃算。
而相比蔬菜,肉類價格漲幅較小,豬肉平均每斤只比寒潮來臨前貴了一元左右。昨日在多個市場和超市看到,肉類攤位面前的市民明顯多于蔬菜攤位前的市民。正在挑選豬肉的陳思妹女士說:“這幾天天氣太冷,葉子菜一類的蔬菜貴了許多,肉漲得沒那么厲害,就多買點肉。”
降價可能要等年后
在記者昨日的調查采訪中,不少菜農和種植戶表示,菜價回落估計要等到春節后,短時間內價格會一直堅挺。
菜價為何漲幅如此之大?這種情況將持續多久?自己種植蔬菜的潘愛連攤主告訴記者,寒潮加上陰雨天氣導致采摘蔬菜的人工費增加,還要花更多的精力照顧。為了防止蔬菜因惡劣天氣凍壞,菜地上需要架設大棚,這也增加了種植成本。
同時增加的也有運輸成本,“現在運送新鮮蔬菜全要做好保溫措施,要不然菜像差了,不好賣。”蔬菜批發商梁偉軍對此很是無奈。他告訴記者,現在菜價的進貨價格普遍都有所上漲,葉菜類上漲的幅度最多,漲幅至少在0.5元以上,個別品種漲幅甚至在5元以上。如:降溫前,新鮮小白菜每斤2元就可以買到,1月28日卻漲到了每斤5元。其實,漲價的不只是白菜,芹菜、西紅柿、青瓜、菠菜的價格也有了很大的波動。白蘿卜、茄子、四季豆、包菜、生菜等,平均漲幅在每斤1元左右。
此外,陰雨、寒冷天氣導致蔬菜減產增需,也是菜價上漲的原因之一。一些菜農介紹,之前佛山氣溫驟降,一部分相對“驕嫩”的葉菜被凍壞,再加上連日陰雨,使不少菜被泡壞在田地里,產量減少之后,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漲價也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臨近春節,家庭和餐館對蔬菜的需求大幅增加,也無形中助推了蔬菜的漲價。而春節過后,溫度逐漸還暖,隨著運輸和種植成本的降低,蔬菜價格也將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