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臨近,最近一段時間,飼料廠商對菜粕的備貨有所增多,同時,在臨儲菜油拍賣狀態下,菜油廠家選擇力挺菜粕價格,而我國對進口美國DDGS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菜粕市場。不過,國內菜粕期貨價格上漲較快,漲幅遠遠超過現貨升幅,因而在國內外飼料原料大格局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在水產消費啟動之前,菜粕期貨價格繼續上漲空間已經有限。
DDGS雙反調查利多菜粕
由于種植效益過低,我國菜籽播種面積連年減少,國產菜籽產量逐年降低,這使得我國菜籽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品種,我國也成為凈進口國。
自今年1月12日起,商務部啟動了對美國DDGS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一年的調查時間必然使今年的DDGS進口量大幅減少,這自然有利于與DDGS有替代作用的菜粕。
油廠挺粕意愿相對較強
由于國內菜籽壓榨長期虧損,各地工廠大多停機。目前,國產菜籽壓榨虧損140—200元/噸,而進口菜籽壓榨大多虧損20—60元/噸,僅有廣西地區菜籽壓榨盈利10元/噸左右。
雖然過去一個多月菜粕價格有所上漲,但菜籽壓榨整體虧損局面仍未改變。加之,國內臨儲菜油拍賣依舊持續,菜油價格受到抑制,菜籽壓榨企業只能通過力挺菜粕獲得收益。
生豬存欄降低,養殖難有起色
隨著水產消費退市,菜粕消費淡季便已來臨。而國內生豬存欄較低,對于菜粕、豆粕等的消費并不樂觀,對粕類的支持難以長期有效。
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我國能繁母豬環比下降0.7%,比去年同期減少11.4%,較前期高點下降25.2%;而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1%,比去年同期減少9%。入冬之后,我國母豬、生豬存欄降幅擴大,對于飼料原料的消費明顯不利。
綜合來看,雖然國內飼料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采購了豆粕與菜粕,支持了市場,但生豬養殖難有起色,且國內粕類原料并不緊缺,菜粕現貨較期貨漲幅明顯偏小,在后續菜粕現貨市場難有新利多出現的狀態下,國內菜粕期貨市場面臨調整風險,繼續走高的空間已經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