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來,我國三大主糧價格都呈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據了解,作為三大主糧之一的水稻,則呈現出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價格走勢,一個平穩一個下跌。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016年,水稻價格又將呈現怎樣的走勢和變化?廣大種植戶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在東北,眼下正是秋糧收購的旺季,北方粳米口感好,市場認可,今年價格穩定在每斤1.5元,與去年基本持平,銷量還有上漲。我國的水稻主產區是分兩部分,一個東北產區,另外一個是南方產區,與東北地區水稻行情火熱相比,南方水稻則呈現出相反的狀態,首先東北來說,因為水稻方面國家的政策是水稻最低收購價,也就是托市政策,截止12月20日東北地區的水稻,國家的托市量已經達到了1300萬噸,比去年的進度快,因此造成了東北產區農戶的余糧不足的狀態,供需決定價格,東北產區的水稻就呈供小于求的狀態,所以東北水稻自10月份上市之初價格就一直緩慢上漲,具體價格來說,拿東北地區的圓粒稻谷為例,從10月份上市之初的一塊四毛五一斤上漲到了目前的一塊五毛四一斤。
南方地區呈現出跟東北地區相反的態勢,南方的水稻價格持續下滑,主要原因是國家托市政策的存在,但是南方跟東北有一點區別,南方各地糧庫的倉容非常緊張,所以國家啟動托市以后,托市數量是非常有限的,這造成了市場大量糧源的囤積,供大于求,就造成了從9月份南方水稻上市之后,價格出現了持續下滑的狀態,以稻谷為例,價格從9月份的一塊四毛四一斤,下滑到了目前的一塊三一斤。
我國水稻分早稻、中稻和晚稻三季,東北地區只有晚稻一種,而南方地區早、中、晚稻都有,今年開年,作為第一季的早稻,因為有國家比較大的支持力度,所以價格相對穩定,基本上與2014年持平。而從中稻開始,南方地區的水稻價格開始下滑,到了年底晚稻收獲時,南北稻谷的價格差距已經很大。卓創資訊農產品市場分析師王書童介紹,2016年,水稻價格仍將成分化的態勢,但不再是地域分化,而是呈品種分化:2016年優質水稻價格會持續上漲,而普通水稻將呈現持續跌價的狀態,因為優質水稻每年的種植面積要小于普通水稻,所以產量、供需方面就會出現供小于求的狀態,所以,明年春節之后,優質水稻全國余糧會逐漸減少,在供小于求的情況下,明年上半年,優質水稻的價格將持續上漲。
我國水稻種植期是明年的三到四月份開始耕地、播種、種植,鑒于明年整個一年水稻將呈現一個優質優價,普通糧源和優質糧源分化發展的一個狀態,建議廣大種植戶在明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更合適自己的當地氣候的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這樣的話未來的收益可能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