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圖片瀏覽完畢

重新瀏覽
推薦圖片
1 / 2

云南“昭通蘋果”緣何香飄天下

日期:2016-11-30     點擊:508    評論:0    查看原圖
簡介:












  70多年前,當留美博士吳鏡漪把60多棵蘋果樹苗從海外帶到云南,種植到昭通市昭陽區灑漁鎮李姓田莊里時,這位著名的植物學家也許沒有想到,他所種下的“洋蘋果”,如今已為云南最具特色的高原特色產業之一。
 
  70多年來,依托高海拔、溫差大、紫外線強、日照充足、無工業污染等得天獨厚的條件,昭通蘋果種植面積發展到36.5萬畝,形成 “色澤鮮艷、肉質細膩、汁液豐富、風味濃郁、富含硒”的品質優勢,和以神砂、新紅星、紅富士為代表的早中晚熟產品體系。
 
  70多年來,昭通在發展蘋果產業中積極探索規模化、優質化、特色化產業發展之路,努力構建并初步形成了品種優良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營銷品牌化、服務系列化的蘋果產業發展新格局。目前,已發展蘋果專業合作社64個,創建了昭通蘋果莊園、海升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園等16個標準化種植園,形成種植、加工、流通的完整產業鏈。先后榮獲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銀質獎、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農產品金獎、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地理標識證明商標等諸多榮譽。今年10月19日,在山東煙臺舉辦的2016中國蘋果品牌大會上,昭通蘋果又榮獲 “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成為我國南方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蘋果區域品牌。
 
  “北有煙臺,南有昭通”,經過70多年的打造, 昭通蘋果坐上了南方優質蘋果基地的頭把“交椅”。
 
  “小產區”榮獲大品牌
 
  以全國1%的種植面積,成功入選全國十大最有影響力蘋果品牌
 
  2016年10月19日,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昭通蘋果在“2016中國蘋果品牌大會”上,獲得由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蘋果產業協會、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等4家單位頒發的“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榮譽。成為我國南方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蘋果種植區域品牌。
 
  昭通蘋果 “小產區”獲得大品牌實屬不易。據介紹,2016年昭通蘋果種植面積36.5萬畝,僅占全國蘋果種植面積3500萬畝的1.04%;昭通實現蘋果產量45萬噸,僅占全國蘋果產量4200萬噸的1.1%。在全國蘋果種植行業中,不論是從種植面積看,還是從蘋果總產量看,昭通蘋果都是實實在在的“小個子”。
 
  然而,昭通蘋果這個全國蘋果家族中的“小個子”,目前已有70多年的種植歷史。中國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全國蘋果區劃意見中,把昭通定位西南蘋果生長最適宜區。早在1989年,農業部就把昭通列為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昭通地處云貴高原北部,盛產蘋果的昭魯壩子平均海拔1900多米,年均日照時數1900余小時,年均降水量740毫米,高海拔、溫差大、紫外線強、日照充足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昭通蘋果“色澤鮮艷、肉質細膩、汁液豐富、風味濃郁、富含硒”的品質優勢。
 
  與我國北方蘋果產區相比,昭通蘋果生態優勢、品質優勢、早熟優勢、區位優勢突出。昭通蘋果產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是蘋果生產最適宜區。所產蘋果甜度好、香味濃、口感脆,富含酯、醇、雜環、酮、苯衍生物等9類113種芳香類化合物。昭通較北方緯度偏低,早春氣溫回升快,蘋果每年3月下旬開花座果,早熟品種7月上旬成熟,晚熟品種9月中旬上市,比山東、陜西等北方產區蘋果早熟20~30天,具有較大市場競爭優勢。
 
  據昭通市農業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市以紅富士、2001富士、美國8號、紅將軍、神砂、紅露等品種為主的蘋果種植規模達到36.5萬畝,其中僅昭陽區就有21.5萬畝蘋果通過農業部地理標志農產品登記,18.5萬畝蘋果園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兩萬畝蘋果基地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優質蘋果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區、和香港等地區、東南亞及南亞國家,還拓展了迪拜等中東市場。
 
  優質蘋果走俏市場
 
  在“今年蘋果賣不動”的大背景下,優質果依然走俏市場、供不應求
 
  昭通蘋果看昭陽,昭陽蘋果看灑漁。灑漁蘋果看柳樹灣專業合作社,這話一點不假。
 
  初冬時節,記者走進昭陽區灑漁鎮柳樹灣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精品示范園,一株株樹形茁壯、葉片墨綠的蘋果樹一直延伸到路的盡頭,除了果園入口處的數十株樹上還掛滿紅彤彤的富士蘋果外,其余地塊的果子都已經采摘下樹。
 
  “雖然今年昭通蘋果銷售壓力增大,但好東西總是不愁賣的。合作社果園的優質果率超過80%,近期以來銷量很穩定,每天都有近500箱的銷量。”合作社理事長陳昌波介紹。
 
  昭陽區灑漁鎮有“蘋果之鄉”美譽,全鎮蘋果種植面積9.7萬畝,占全市蘋果種植面積的27%。按照農業部蘋果標準園創建要求,昭陽區農業局派出兩名蘋果種植專家入駐灑漁鎮柳樹灣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全程指導創建“農業部蘋果標準化示范園”,推廣使用高光效樹形、高效肥水管理、生態防控栽培、果園生草、鋪設反光膜等技術,實現優質果率突破80%、農藥使用量減少1/3、節本增效超過10%。
 
  生態高效的種植技術,帶來了綠色生態的優質蘋果。今年6月,89歲高齡的“中國橙王”褚時健先生到昭陽區柳樹灣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河灣基地考察。在深入了解合作社“農業部蘋果標準化示范園”創建情況后,褚時健對合作社蘋果基地種植管理水平給予充分肯定,并與合作社達成合作意向。“目前,合作社借助褚橙的電商銷售渠道,專營高端精品果,每箱12個蘋果,售價168元,僅電商渠道每天就有200多箱的銷量。”合作社理事長陳昌波說。
 
  在昭通蘋果魯甸產區,魯甸浩豐蘋果專業合作社按照標準化示范園創建要求,在種植技術、農資安排、病蟲害防治、品牌維護及銷售渠道管理等方面統一標準、嚴格管理,基地優質果率接近90%。與此同時,合作社注冊的“嘎嘣脆”蘋果品牌贏得消費者信賴,優質蘋果供不應求。“今年農博會期間,我們帶去300多箱‘嘎嘣脆’蘋果參展,不到兩天就被搶購一空。” 合作社負責人王天勇如是說。
 
  在優質果供不應求的同時,組織化程度較低、標準化程度不高的蘋果種植散戶卻迎來了蘋果銷售的“寒冬”。在昭陽區北閘、北坡、后海等蘋果產區,絕大部分蘋果至今仍掛在樹上,無人問津。部分勞動力充裕的果農選擇用三輪車運送蘋果到水果市場銷售,而勞動力不足的果農只能讓蘋果“掛在樹上曬太陽”。“往年都是蘋果老板直接到村里收購,今年蘋果賣不動,我家的9畝蘋果一直掛在樹上,至今無人過問。”北坡村果農王崇香告訴記者。
 
  標準化果園供不應求,最低收購價4.8元/斤,最高收購價8元/斤,畝均收入4萬元以上。但低效果園無人問津,稍好一點的賣1.2元/斤左右,“丑蘋果”只能兩角錢一斤賣到果汁廠,部分果子甚至掛在樹上,上演了“冰火兩重天”。昭通市水果技術推廣站站長李云國告訴記者:“在今年全國蘋果市場低迷的背景下,昭通優質蘋果依舊走俏市場,這充分說明了推廣標準化果園建設、推動老果園提質增效改造、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加強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走精品蘋果之路
 
  推進蘋果產業向精品化、特色化、綠色化、產業化發展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只有走精品蘋果之路,提高品牌競爭力,才是未來昭通蘋果的發展方向。”昭陽區農業局蘋果產業辦高級農藝師秦夢告訴記者。昭通蘋果的優勢不是種植面積,也不是蘋果產量,而是高海拔、無污染、溫差大、日照時數長的優勢自然條件,其核心是要走精品化和高原生態化之路。
 
  經過70多年的發展,昭通蘋果形成了以神砂、新紅星、紅富士為代表的早中晚熟產品體系,創建了昭通蘋果莊園、海升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園、柳樹灣農業部蘋果標準化示范園等16個標準化種植園,形成種植、加工、流通的完整產業鏈,蘋果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品牌效應進一步凸顯。
 
  當前,昭通蘋果仍然面臨種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品營銷渠道有待拓寬、品牌保護力度有待加強、誠信經營有待加強、品牌保護不力等諸多短板。據統計,目前昭通市標準化種植管理的果園占比僅有50%,在昭通蘋果主產區昭陽區僅有60%,在蘋果種植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灑漁鎮,標準化種植管理比例也才達到80%。
 
  如何補齊昭通蘋果的短板?秦夢認為,昭通蘋果種植面積已達到36.5萬畝,初步實現了適度規模化,但是絕大多數果園均由果農一家一戶粗放式管理,要真正實現蘋果種植產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一方面要內強素質,進一步提高蘋果種植的組織化程度,引導更多果農加入合作社,統一技術培訓和推廣,加大低產果園改造和示范園建設力度。另一方面要外樹形象,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介,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增強昭通蘋果品牌保護意識。
 
  近年來,昭通市農業局多次組織蘋果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參加各類推介會、展銷會和博覽會。通過宣傳推介,先后在北京、上海、昆明、重慶、南寧、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設立昭通蘋果直銷點,綠康源公司成為中國農產品網“網上蘋果供應基地”,昭通蘋果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下一步,還將推動果園向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流轉,實行托管形式的規模經營,指導村民小組成立合作社、行政村成立合作分社、鄉鎮成立合作聯社、縣(區)成立合作總社,實現蘋果專業合作社全面覆蓋,進一步提高蘋果種植組織化程度。
 
  面對蘋果市場的激烈競爭,昭通市將積極推進蘋果綠色產地認定和“三品認證”,深入推廣《綠色食品昭通蘋果綜合生產技術規程》,著力打造了一批優質、高端、上檔次的精品果園。同時,將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蘋果品種結構,建立健全昭通蘋果種植、包裝、儲運、銷售、等環節的標準體系,嚴厲打擊假冒昭通蘋果和低劣蘋果使用昭通蘋果標識的行為,著力推動昭通蘋果標準化、產業化、精品化進程。
 
  據悉,“十三五”期間,昭通市將瞄準“百億元蘋果產業”目標,推動蘋果產業向精品化、特色化、綠色化、產業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60萬畝,新增種植面積26萬畝,蘋果投產面積達4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100萬噸,總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真正把昭通建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高原優質蘋果生產及加工基地和面向東盟的早熟蘋果生產及加工基地,成這昭通乃至云南最具特色的高原特色產業。
 
打賞
更多>推薦圖片
0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