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又出臺了一系列的強農惠農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的農業建設,用直接補貼資金的辦法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種植。當前,平安縣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四化同步”,補齊農業現代化這個短板,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保持農業穩定、全面增產態勢,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平安縣共有8個鄉(鎮),承包農戶18539戶,人口77334人,總耕地面積30.62萬畝。農業部門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技術服務,全力打造平安現代農業建設。委派專業技術人員,常年駐村工作,隨時解決群眾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帶動種植戶積極投身設施農業建設中,積極走高效、綠色農業之路,推動我縣設施農業提檔升級,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白沈溝富硒果蔬種植示范園的白家村、石溝沿村、大寨子村新增日光節能溫室1500棟。目前,溫室建設規劃設計、土地流轉等工作已基本完成,為保證建設質量及日后效益,項目采用政府統一修建、農戶承包經營、統一技術服務的管理模式。
積極引導,及時提供服務。根據平安縣的農業發展情況,引導組建各類相關專業合作社組織。目前,平安縣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234個,2014年第一季度就新增合作社32個,注冊資金達30379.8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2311人,輻射帶動農戶8750戶,占全縣農戶的47.2%,各類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達10174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年均純收入高出全縣平均水平10%以上。
自2008年開展農村土地流轉以來,平安縣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逐年增加,截止2013年年底流轉面積達到23901.3畝,其中租賃20365畝,轉包3377.8畝,互換158.5畝。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簽訂的面積為4818.068畝,涉及農戶942戶,流轉方式全部為出租。目前洪水泉鄉還有9個村的土地大約26000畝正在大面積流轉,合同正在簽訂中。截止4月底,平安縣土地流轉大戶為33戶,流轉面積為39263畝,其中:100-299畝19戶,流轉面積為3344畝;300-499畝4戶,流轉面積為1536畝;500-999畝4戶,流轉面積為2620畝;1000-1999畝4戶,流轉面積為5763畝;10000畝以上2戶,流轉面積為26000畝。在39263畝流轉土地中,可耕地面積31463畝左右,荒地面積7800畝左右。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涌現,正在逐步成為農民增收創業的新起點、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農村經營體制的創新點。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四化同步”,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從實際出發,著眼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農民生產積極性,加快構建并不斷完善現代農業體系。農業生產主體發生根本變化,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平安縣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步伐不斷加快,流轉規模不斷加大,有力地促進了農村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形成和壯大;成為平安縣實現科技興農、產業化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經;土地連片集中流轉,為種養大戶和個體企業投資效益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培育了一批新型的符合市場需要的農業經營主體,有力地推進了全縣農業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勞動力的轉移,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民不僅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同時種植大戶反聘出租土地農戶在基地打工,每人每天有80—100元經濟收入,解決了流轉土地農戶勞動力的轉移,有效使農民增收,推進了農業發展;土地撂荒現象得到了一定的扼制,荒地面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