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按照“五新”要求 扎實做好“三農”工作

   日期:2014-12-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8    評論:0    
  今年11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工作時講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要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總書記提出的這“五個新”,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提出了要求,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我們要按照“五新”要求,扎實做好“三農”工作,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
 
  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糧食生產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2004年以來連續11年增產,糧食生產能力登上了一個新臺階。但總體看,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糧食生產能力仍不厚強,仍不能輕言糧食過關。
 
  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必須持續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主要是:挖掘播種面積潛力。堅守耕地紅線,嚴格保護基本農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挖掘科技進步潛力。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真正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挖掘水利潛力。大興農田水利,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既要重視大型水利工程這樣的“大動脈”,也要重視田間地頭的“毛細血管”,著力解決好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挖掘農民積極性潛力。調動農民等經營主體種糧積極性,關鍵是讓種糧不吃虧、得實惠。挖掘主產區潛力。加大對主產區的支持力度,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特別要增加對產糧大縣的直接支持。
 
  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
 
  優化農業結構要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主要著力點:優化糧食生產結構。擴大優質糧食特別是優質口糧生產,提高糧食品質和專用化水平,推動糧食生產由偏重數量向數量和品質并舉轉變。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和現代畜牧業、園藝業、水產業、林業,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發展高集約度、高附加值農業,充分有效利用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運銷業,推進農業產業鏈同二三產業連接,構建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的產業體系,提高農產品加工程度,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建設農業現代物流體系和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優化農業區域結構。推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引導加工、流通、儲運設施建設向優勢產區聚集,形成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帶。優化農產品質量結構。推行農業標準化、清潔化生產,著力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優化農業功能結構。加強農業生態建設和農耕文化建設,讓農業承載更多生態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
 
  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基本著力點: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農業利用資源方式、農業經營方式。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就是要用現代生產力武裝農業,實現農業發展由主要靠天吃飯向提高基礎設施水平轉變、由主要依靠手工勞動向提高物質裝備程度轉變、由主要依靠傳統要素向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轉變農業利用資源方式,就是要以節水、節肥、節地、節藥、節種、節能為重點,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轉變農業經營方式,就是要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家庭經營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方向轉變、著力提高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方向轉變、著力提高組織化社會化程度。要實行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放活土地經營權,推動土地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發展家庭承包專業大戶經營、家庭承包家庭農場經營、家庭承包集體經營、家庭承包合作經營、家庭承包企業經營等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新的實現形式,推動新型經營主體和規模經營快速成長。
 
  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
 
  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著力點,一是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在增加經營性收入上獲得新成效。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生產,提高農業增效增收能力。二是廣辟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途徑,在增加工資性收入上獲得新成效。要強化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政策,增加城市對農民工的吸納,增強縣域經濟活力,促進小城鎮產城融合發展,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和容量。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堅決杜絕壓低、克扣、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保持農民工工資合理水平。三是完善強化農業補貼政策,在增加補貼性收入上獲得新成效。完善農產品價格、生產補貼、保險補貼、生態建設補貼、民生補貼、扶貧開發等政策,不斷增加支持力度,讓農民更多分享公共財政收入增加的好處。四是落實農民財產權利,在增加財產性收入上獲得新成效。要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改革舉措真正落到實處,積極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五是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經營規模效率和效益。人民日報2014年4月21日報道了幾個規模經營致富典型。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有序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推動提高農業經營的規模效率和效益。
 
  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
 
  當前,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搞新農村建設,要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要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一些村落會集聚更多人口,一些自然村落會逐步消亡,這符合村莊演進發展規律。關鍵是要做到規劃先行,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要擴大農村基層民主、保證農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重點健全農村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機制。要建立和完善以黨的基層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的農村組織體系,使各類組織各有其位、各司其職。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培育豐富多樣的文化載體,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嚴厲打擊擾亂農村生產生活秩序、危害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涉農犯罪,確保農村社會穩定有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