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徐志堅在靈江里無意捕捉到一條娃娃魚。事后,市海洋與漁業局將這條娃娃魚寄養在了牛頭山水庫附近的一處鰻魚養殖基地。一個月來,工作人員經過對娃娃魚外表和生活習性的詳細觀察,最終確認它是野生的,并于近日在牛頭山水庫對其進行了放生。
上周,記者跟隨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來到了位于牛頭山的鰻魚養殖基地。在養殖場的一處小角落,記者看到娃娃魚正悠閑地游在水里。為了放生,工作人員把它撈了上來放在水桶里,只見它一邊在水里游一邊擺動著尾巴,跟記者第一次見到時相比,現在靈活了不少。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孫敏告訴記者,為了避免娃娃魚死掉,在暫養期間,他們把娃娃魚放在水質良好的池子里,每天根據它的體重等特征給它配比營養均衡的食物,“它吃的都是活魚和魚籽。經過這段時間的恢復,現在它的整體狀況都比較好。”
據了解,娃娃魚有野生和養殖兩種。那么,這條娃娃魚究竟是野生還是養殖的呢?經過一個月來的細心觀察,工作人員發現這條娃娃魚身體呈灰黃色,身上有斑點,比較粗糙,而且不攝食魚料,只吃活魚,這些都符合野生娃娃魚的特性。
“既然這條娃娃魚是野生的,那么回歸大自然肯定是最好的選擇。”孫敏說,為了保障這條娃娃魚能夠安全回歸大自然,他們在選擇放生地點時經過了慎重的考慮,最后確定將其放到牛頭山水庫。“在牛頭山水庫管理局同志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選擇了庫區一個偏僻安靜的地方,到這里釣魚的人很少。而且,這里的常年水溫在攝氏16度左右,巖石比較多,溝澗叢生,符合娃娃魚的生活習性。”
當日,市海洋與漁業局、牛頭山水庫管理局工作人員乘坐船只來到了水庫的一處小角落,將娃娃魚進行放生。記者有幸隨同。只見它搖著尾巴游向遠處,又折返回岸邊,像是對我們依依不舍。孫敏說:“真希望它在這個新家繼續愉快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