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掩映、泉水叮咚……要不是親眼所見,你無法想象兩萬多頭豬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
安徽省太湖縣晉熙鎮程嶺村,海拔700余米,山大溝深。盡管已是初冬,但當記者12月中旬來到這里時,依然綠意盎然,就在青山綠水間,豬舍一字排開,音箱里播放著輕音樂,幾乎聞不到一般豬舍里那種刺鼻的臭氣。
這些豬舍的主人是程其發,土生土長的程玲村人,2006年開始投資養豬。當時的程其發由于很早外出經商,已經小有成就,但看到本村人紛紛外出打工,村里很多留守老人和兒童,程其發有了自己的考慮,“我一人富不算富,得找個項目,既能讓自己的事業有發展,還能帶動鄉親們致富。最后我選了養豬,因為程嶺村有養豬的傳統。”
“我養的不是普通的豬,而是六白豬,額部、尾部和四肢為白色,其余地方均為黑色,所以叫‘六白’,是安慶地區的獨有豬種。”程其發介紹,與普通的白豬相比,六白豬抗病能力強、體型中等偏小,但肉質鮮美,比一般的豬肉好吃。在程其發的養豬基地里,一直延續著“土法”養豬,這些被他視為寶貝的黑山豬,吃的大都是米糠拌菜和粗糧,常年飲用高山上的山泉水。豬舍采用發酵床技術,稻殼經過處理后,鋪上一米厚,就成了小豬冬暖夏涼的“沙發床”。程其發介紹,“沙發床”還是一個“處理廠”,豬的大小便一天之內就被這里的微生物分解,基本實現零排放,這也是豬舍沒有什么異味的原因。
經過8年的發展,程其發的養豬事業越做越大,“程嶺黑豬”的名頭越來越大,附近的村民也受益于此,很多人開始養殖六白豬。彌陀鎮真君村的張幫召以前在外打工,受程其發影響,現在養了上百頭豬,年收入十幾萬元。就在記者下山時,遇到了小牛村電子商務的產品經理周長增,他剛剛從北京趕過來,“我們主要是幫‘吃貨們’發現質量有保證、又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在網上發現有這么一個養豬場,很有特點,所以來看看。”周長增說,在這樣的環境中養豬,應該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