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項目是發展的基礎,同時也需要富民項目作為帶動補充。”鶴山區林業局局長張志華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全區新開工生態項目9個,花卉苗木、紅葉林、小雜果、香椿四個萬畝基地發展迅猛,其中,蜀龍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已建設完成8000多畝,當地農民的作業方式和收入途徑不斷拓寬。
目前是銷售花卉苗木的最佳季節,記者在后蜀村看到,一輛輛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貨車來此收購苗木。“我們主要種植銷售白蠟、五角楓、玉蘭等上百個苗木品種。”后蜀村黨支部書記侯文江說,以五角楓為例,從南方引進一棵樹苗的價格為400元,經過兩年的培育,銷往北方地區的價格可達到1200元。
經過3年多的發展,目前鶴山區蜀龍萬畝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一個集花木栽培、精深加工、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景觀區,并成為和鄢陵花木、潢川花木、龍泉花木并駕齊驅的全省第四個萬畝花卉苗木基地。
“到2015年,萬畝花卉苗木基地總產值將接近3億元,人均花卉收入將達3600元,不僅提高了農民收入,也進一步提升了鶴山生態建設水平。”張志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