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吉林農業大學劉景圣教授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后國家批準設立的又一重大科技獎項,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是國家科技獎項與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的有效銜接,是僅次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轉化創業、科普及社會服務方面作出卓越貢獻、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科研團隊。全國創新爭先獎于2017年設立,每3年評選表彰一次。
劉景圣教授現任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現代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兼崗位科學家,兼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理事長、中國糧油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食品學會理事長,獲國家重大人才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糧食行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國創新爭先獎等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長期從事玉米采后保質減損和食用品質提升,玉米主食化、功能化、高值化和工程化關鍵技術研究。先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項目26項,突破關鍵技術37項,研發核心裝備16臺(套),創制新產品65個,解決了玉米采后損失大、難以主食化、高附加值產品少等瓶頸問題,成果整體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在32家知名企業轉化科技成果36項,創造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實現了糧食增值、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為推動我國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大健康產業技術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