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三級研究員張照新、農業農村部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安徽朗坤物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珍玉,新華社、經濟日報、農民日報等央級媒體記者團對保山諸多農村產業樣態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調研。分布于怒江兩岸的春風源芒果基地、新寨咖啡博物館、山頂一號咖啡莊園、江東興邦火龍果基地和萬畝咖啡園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經過兩天的實地探訪后,“2020美麗鄉村行”田野論壇為本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論壇上,張照新、徐珍玉和葛羿等專家學者對保山市鄉村振興、農旅探索、美麗鄉村建設各抒己見,出謀獻策。
鄉村要實現“強、美、富”,首先要從產業入手。保山市副市長張云怡介紹,近年來,保山市堅持向“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全力推進“一縣一業”創建及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為了集中打造優勢品牌,保山市創造了區域公用品牌“一座保山”,目前已深度挖掘培植出30大類共計300余個農特產品單品,確定了石斛、茶葉、核桃、咖啡四大“拳頭”產品。長遠來看,保山市提出了三個“百億”目標,即到2035年末,咖啡、果蔬、旅游產值分別達100億元以上,經濟總產值達300億元以上。
保山市副市長 張云怡
媒體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見證者和記錄者,會上,人民日報人民文旅副總裁余快表示,秉承著責任和擔當人民文旅深耕“三農”,對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持續追蹤和傳播。今年,人民文旅攜手安徽朗坤物聯網有限公司共同啟動“美麗鄉村行”線下活動,希望用近距離的體驗見證鄉村的蛻變,以更立體的手段展現保山鄉村之美、中國鄉村之美。
人民日報人民文旅副總裁 余快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接下來的挑戰是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三級研究員張照新在論壇交流時表示,目前國家正從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過渡,要實現自然過渡,從以“生產供給”為中心轉變為以“市場需求”為中心,以“產品銷售”為中心轉變為以“服務體驗”為中心,以“物質需求”為主擴大到“精神、文化”需求。
農業要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文旅是主要借力。經濟學博士、區域發展戰略專家、大滇西環線旅游規劃的總負責人葛羿提出“文旅發展是云南建立脫皮致富長效機制的核心策略”,通過大滇西旅游,可以有效地帶動保山就業和聯動三農發展”。
農業農村部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安徽朗坤物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珍玉
在振興鄉村過程中,科技的因素極為重要,傳統農業正在向智慧農業過度。農業農村部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安徽朗坤物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珍玉從智慧農業角度,分享了數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考。他表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數字鄉村則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作為物聯網專家,徐珍玉談到,山頂一號咖啡莊園通過對古村落的保護,有機將咖啡農旅進行結合。除此之外,通過現代物聯網技術還可以讓保山小粒咖啡更加“與時俱進”。采用物聯網傳感技術收集更多數據,用大數據來指導生產,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降低成本,再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追溯。
本次“2020美麗鄉村行”田野論壇由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人民文旅共同主辦,保山市永昌旅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協辦,安徽朗坤物聯網有限公司承辦。在接下來的時間里,“2020美麗鄉村行”系列活動還將在安徽、山東等地舉辦,全力支持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助力我國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