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這個在行業里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蛋糕,歷經30多年,仍然遲遲沒有品牌出現。如今,中國水果業寡頭割據的趨勢已逐步初顯!具備寡頭的實力,便有了品牌誕生的基因!
鵝棗!這個在冬棗行業“破天荒”的品牌,它的誕生將會給中國冬棗產業帶來什么樣的變革與機遇?作為締造鵝棗品牌參與者,聽聽郭成林老師怎么說......

(水果營銷專家、鵝棗品牌案例操刀者郭成林)
品類戰略:最適合水果行業的品牌戰略模式
郭老師研究水果行業已經有4年多了,對于水果品牌的打造他有著獨特的想法。他認為,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特殊性,水果行業經歷了多年發展,戰略肯定是存在最佳路徑的,而這個路徑則是由行業特殊性決定的。
比如白酒行業,白酒行業的特殊性在于特有的中國酒文化。任何一個白酒品牌必須在酒文化里找到品牌價值立足點,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所以酒文化戰略就是白酒行業的最佳戰略模式。
行業的特殊性是極其重要的,任何企業都有做成行業第一的愿景,那么成為第一一定有一個最佳的路徑,這個最佳路徑誕生在哪里?就是誕生在行業的特殊性上。舉個例子,《矛盾論》的精髓在于矛盾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指的是共性,比如任何企業都要做產品、價格、渠道、傳播(簡稱4P),4P理論適用于任何行業,這是行業的共性,而特殊性就體現在行業獨有的個性上,這是戰略立足點。那么水果行業的特殊性是什么呢?
首先,水果行業里每一種果品都是“天賦特異”的,每一種果品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比如柑橘、榴蓮、葡萄,它的顏色、營養、成分、口感,形狀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是“一品一性”或者是“一類一性”,這個獨特性是任何行業都不具備的,所以水果行業最適合的戰略模式就是品類戰略。
再者,水果有一個特別容易被忽略的概念,就是天然果和商品果的區別。天然果的知識產權歸大地,比如贛州臍橙歸贛州土地所有。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水果是一樣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消費者卻希望吃到同樣好吃的水果,企業希望水果相對標準化,想把水果做成品牌,想滿足消費者對好水果的持續性好吃的需求,必然要去改造水果,實現水果品質的升級,那么改造之后的水果就創造了新的品類,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對新品類就擁有知識產權。
世界上最成功的品類戰略實施者新西蘭佳沛奇異果,為什么不叫獼猴桃呢?實際上它是通過品種的改造之后創造了一個新的品種叫黃金果,把獼猴桃原始的天然果上升到商品果,企業對這個黃金果就擁有了知識產權。天然果上升到商品果實現品牌化運作,必須要誕生新品類,所以新西蘭聚焦新品類100余年,占據了全球70%的奇異果市場,成為絕對的壟斷者,這是品類戰略的成功。
基于以上兩點,在行業的特殊性上,以及企業對水果擁有的知識產權上,品類戰略將成為水果行業的最佳戰略模式。
“鵝棗”開創新品類,有望成為未來冬棗行業獨角獸
中國冬棗行業此前還沒有品類戰略先行者,整個冬棗行業從規模來講,還是一個小盤市場。這和冬棗本身產品性質分不開,冬棗是上天賜予人類的天然果,打的是價格戰,產量大不賺錢,產量少也不賺錢,一直在“豐產不豐收”的模式里循環,所以要想中國冬棗行業有大的突破,首先就是實現品種創新。

(沾冬二號——形似小蘋果的新品種)
山東沾化最大的冬棗龍頭企業齊魯浩華,經過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一個新品種“沾冬二號”,是在天然果的基礎上通過品種創新誕生的新品類,新品類的誕生使企業有了知識產權,這為做品牌打了一個扎實的基礎,所以齊魯浩華的存在給中國冬棗行業產業化升級、品牌化升級提供了很大的可能。
但為什么把這個升級后的新品類不叫“沾冬二號”叫“鵝棗”呢?
很少有人知道,鵝是極少數不得癌癥的陸地生物之一,在棗林子里養鵝,如果樹上打農藥,農藥不可避免地會落到地上,鵝吃了草則必死無疑。齊魯浩華在很多棗林子里養鵝,代表了未來綠色水果發展的一個方向,命名為“鵝棗”,旨在開創一個全新的品類,引領整個行業的升級。

(鵝棗禮盒裝、終端單盒裝產品)
郭成林老師認為,齊魯浩華未來將成為冬棗行業的獨角獸,原因有五點:
第一,齊魯浩華最初是一家民營企業,后來與山東齊魯交通大型國企進行混改,混改之后的齊魯浩華首先解決了民營企業最大的難題:資本方投入的可持續性問題。
第二,齊魯浩華投資了3.5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冬棗深加工產業園,一些滿足不了大眾對口感需求但品質還不錯的果品,就會通過深加工,制成冬棗啤酒、冬棗醋、各種休閑食品等等。同時,齊魯浩華還建了一個配套的冷庫,延長冬棗的出貨時間,保證產業鏈的完整。
第三,齊魯浩華用11年的時間做了種植端的標準化,目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標準化的經驗積累。
第四,齊魯浩華建了國內冬棗產業最先進的產品分揀系統,將冬棗的分揀變得更加精準,是國內冬棗行業唯一擁有8通道分揀設備的企業。目前,齊魯浩華已于中國第二大冬棗產區陜西大荔縣建立了分公司,這一步稱為“西進戰略”,也就是從區域特產品牌一下子變成全國性的冬棗品牌,也就是說齊魯浩華不代表沾化冬棗,而是代表中國冬棗。

(齊魯浩華從法國引進世界第一臺大型專業冬棗分選設備)
第五,從核心競爭力來講,從種植標準化、到產品分揀標準化、到資本的實力、到產品新品類誕生擴張到全國市場,銷售周期從三個月達到六個月以上,目前國內還沒有能跟齊魯浩華抗衡的競爭對手。
所以任何一個冬棗企業想要追上齊魯浩華都要花個5年以上的時間,那么未來5年一定是齊魯浩華整合整個中國冬棗產業的時間,目前齊魯浩華已經具備了“冬棗行業獨角獸”的資質,未來五年就是成為獨角獸的戰略機遇窗口期。
中國水果行業未來將成為寡頭發展態勢
好水果永遠是供不應求的,對于目前的水果市場來說,消費需求在升級的同時,渠道商肯定也希望能夠給消費者持續提供好的水果。
中國的水果渠道商有很多的買手奔赴在各個產區,工資、差旅、管理都是需要付出很大成本的,但是他沒有辦法不四處跑產地去采購,因為他找不到穩定的供應商。所以渠道商也希望能夠跟穩定的、有規模的、現代化的、能夠持續的為他們供應產品的產地合作,這樣他的管理成本、供應成本等都會大幅降低,這是供應商的迫切需求。
齊魯浩華的實力基本上可以壟斷整個冬棗行業頭部資源,也就意味著誰先跟齊魯浩華合作,誰就先注冊了未來的一個VIP席位,這是對經銷商最大的一個利好。齊魯浩華目前也跟品牌型的渠道商在合作,實行強強對接聯合,一起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好吃的果品。并且齊魯浩華是山東的企業,山東的國民是非常講究誠信的,這是山東文化的一個特征,與之合作省心,沒有后顧之憂,最大化保證渠道商的利益。
郭老師還認為,中國水果行業,未來會是寡頭發展態勢。為什么?
水果是長在土地上的,水果可以不斷的繁殖,但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誰先占住了誰基本上壟斷了市場。同時水果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需要強大的資本支撐,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要么沒有資本要么有資本,有資本的通過長期投入能夠快速整合中國任何品類的市場資源,實現跑馬圈地,這也給后來的競爭者樹立了非常高的門檻,這是水果行業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中國水果市場最大的戰略機會就是品類品牌空白,比如我們吃葡萄第一會想到誰?不知道;吃榴蓮第一會想到誰?不知道。
所以誰第一個做品牌誰就占有了最大的優勢,如果有資本實力,就能夠快速的搶占第一位置,把最初一公里跟最后一公里最寶貴的東西拿到手里,所以未來中國的水果各個品類將形成寡頭割據的趨勢。所以對于中國果商來說,想成為區域龍頭經銷企業,核心是拿到多少張寡頭水果企業的VIP門票。
這是水果特殊性帶來的,也是未來值得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