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惠農網“惠農”縣產業帶在繼洞口產業帶之后,洞觀廉橋獨特的產業優勢,著手以中國惠農網為對外渠道載體,在邵東廉橋再度重磅打造“南國藥都”產業帶。“南國藥都”的神秘面紗再度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南國藥都,承載古老藥材底蘊
提起邵陽,首先浮現腦海的是寶慶府傳統商埠的久負盛名,是其現代邵商馳騁商業的豪邁氣勢,是它擁有千年的歷史古城身影。而其“上控云貴,下制長衡”的交通要塞位置,以及溫潤的氣候條件,也成就了邵東廉橋歷史地位。
廉橋藥市源于隋唐,盛于明清。隋唐以來,這里的老百姓就以種植和經營藥材為業。據傳,三國時,華佗為關羽治傷的藥就采于廉橋,明朝醫學家李時珍搜集《本草綱目》藥物標本時,也曾到這里住過半月之久。同時,每年農歷4月28日,廉橋都要舉行盛大的“藥王會”,籍以“山貨”豐收。可見,廉橋的名聲并不是徒有虛名。同時,廉橋在藥材流通中也擔任了樞紐的角色。古時北方的藥材要運到南方,途中所經過的中心恰恰就是廉橋,使得其藥材商鋪林立。據光緒年間的《邵陽縣鄉土志》記載,明清時代,寶慶東大路入廉橋橫過,沿線開有幾十家店鋪。
廉橋以中藥材集散地而聞名,而廉橋在擔任集散地的同時,也發揮的自身的氣候特點,當地的老百姓自古習種中藥材,品種達200余種,其中,丹皮、玉竹、百合、桔梗等藥材質量上乘,產質均居全國之首,當地人頗為豪氣地將這個小鎮稱為“南國藥都”。可以查證的是,1995年,廉橋成為國家首批驗收合格的八大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
不過,歷史終究只是紙上的世界,廉橋的藥都地位曾面臨巨大的危機。
中國惠農,揮師邵東廉橋
廉橋的藥材產業有著巨大的潛力,僅2011年,廉橋藥市實現經營總額50億元。然而,資源雖好,但是,“以路為市、以街為市”的歷史弊端日漸嚴峻。近些年,廉橋政府招商引資,興建產業園區的舉措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上倉儲設備、消防設施、市場秩序等方面的一些硬件問題,但是在銷售鏈上,還明顯存在水土不服。市場經驗的缺乏,以及信息不對稱,讓南國藥都”再深陷困頓。
而現階段唯一能解決廉橋問題的就是引進新的銷售模式,改變傳統的制約。就像現在很多農產品一樣,急需解決它的供給以及信息的平衡。中國惠農網作為湖南本土的一家農業B2B的電商企業明顯嗅到了發展的機遇,它依靠自己的技術以及人才支持,以中國惠農網為網絡載體,結合政府的“惠農”政策,集中優勢兵力,深入縣域,挖掘各地的特色產品。它試圖在較快時間內打造以湖南為中心點,覆蓋全國的特色產業帶。自創建至今,中國惠農網已經派遣了幾批精英部隊一直在湖南各地級市消無聲息地進行產業帶的打造。
據介紹,中國惠農網南國藥都產業帶將于近日上線。中國惠農網分布于各地的精英部隊也于12月全部駐扎廉橋,準備與當地政府進行通力合作,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南國藥都”產業帶全面鋪設廉橋。
“南國藥都”產業帶的塑造是中國惠農網“惠農”縣計劃的實施,它著力對廉橋的藥材產業進行整合,在保證公司獨立運營的同時,解決其現存的散、亂、無秩序的狀態,并且為其開辟電商平臺,打通渠道,建立品牌,幫助“南方藥都”走出困頓。
截至目前,已經有洞口、邵東、隆回3縣及武岡市參與了中國惠農網的“惠農”縣計劃。邵東廉橋的“南國藥都”產業帶是中國惠農網打造洞口產業帶之后,隨即推出的又一個特色產業帶。它將被打造成中國惠農網“惠農”縣計劃的一個典型實例,成為中國惠農網的一張靚麗名片,被踐行在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