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州長興:十年風雨繪美景

   日期:2018-12-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410    評論:0    

  清晨,鄉村的田埂上披了一層白霜,湖州長興縣和平鎮長城村的農戶們正在“冬忙”,農田里鋼管大棚正在搭建,魚塘里改造工程馬不停蹄,運輸車輛來來往往。一旁的村黨總支書記徐偉良心情不錯,“現在是蘆筍的休眠期,要抓緊時間把配套設施搞好。”

  村民吳衛平的蘆筍大棚有1畝左右,他告訴記者:“種蘆筍一畝能賺1萬多元,比種水稻多25倍,這也全靠我們村的合作社。”

  2008年,50歲的徐偉良,當選村黨總支書記。“交接時,有4樣東西:1個黨支部章、1個村委會公章、24萬元負債欠條、12張入黨申請書。24萬元對當時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徐偉良說,“既然大家相信我,我就要盡力。”

  2010年,和平鎮開始建設省級農業綜合園區,徐偉良敏銳地“嗅”到了機遇,經過幾輪外出考察,他和同事們研究決定發展現代農業,種蘆筍。“當時,村民們都不愿嘗試,我們村黨員干部帶頭種,集資100萬元,建造了長興許長蔬菜專業合作社組織、引領,流轉土地300多畝,第一年每畝收益10000元以上。”

  看著蘆筍銷售勢頭火熱,徐偉良開始思考怎樣才能帶動更多農戶致富。“雖說現代農業效益好,但是前期投入大,一個蔬菜大棚前期投入就要1.7萬元左右,有些農戶邁不開這個步子,怎樣才能幫助他們改變發展觀念,解決資金困難呢?”最終,他想到一個“金點子”,“讓公司參與其中,通過融資解決前期基礎設施投入的問題。”

  在他的支持和鼓勵下,長興遠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村里形成“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經營模式。根據村莊內“農田多、魚塘多、桑地多”的特點,公司進行蔬菜大棚、標準魚塘的建設,然后再把這些農業設施承包給農戶。“不僅幫我們建好大棚,村里還出面擔保,解決了資金這個‘攔路虎’。”拿著35萬元貸款、承包起20個蔬菜大棚的村民羅衛強說。

  伴隨著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短時間內,長城村這個2008年還負債24萬元的村莊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還清債務,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5萬元,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8萬元。

  走進長城村的辦公樓,很醒目地立著一個電子觸摸屏。“可別小看這個‘取號機’,里面內容還真不少。村里的‘三資’情況應有盡有。”其中資金進出最為詳細,大到村級財務總體收支,小到電費、水費、材料費,每筆進出都有詳細的備注,同時還附有發票照片。除此之外,村務、黨務的公開也加了進去。“公開透明了,老百姓也更信任村兩委了。”徐偉良說。

  10年風雨兼程,長城村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通過“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形成了湖羊養殖和蘆筍種植為特色的兩大農業產業,集體經濟從原來的不足1萬元增至55萬元,集體資產從原來的不足5萬增至目前的1000萬,村民人均純收入從不足10000元增至31635元,成為長興縣平原水鄉美麗鄉村創建示范村。2018年被長興縣文明辦列入全國級文明村培育對象,連續10年榮獲和平鎮年終考核一等獎。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