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江蘇無錫:蔬菜綠色發展模式顯成效

   日期:2018-11-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661    評論:0    

  “無錫蔬菜綠色發展模式全國領先!”近日,在江蘇無錫惠山區萬畝蔬菜基地,來無錫參加全國蔬菜全程綠色高效生產技術觀摩會的近百名農業蔬菜技術負責人,實地察看后交口稱贊。

  惠山區2萬畝市屬蔬菜基地日均上市量250噸,占無錫地產蔬菜40%以上。近幾年來部分基地遇到土壤地力下降、過度使用化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2016年起,區農林局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逐步創制出一套涵蓋健康土壤、科學栽培、合理防治等6大類技術23項措施的蔬菜綠色發展技術模式。

  “兩年前,農技專家對土壤檢測后給出治理方案,農民根據方案在土壤中增施有益微生物菌劑,通過定量施化肥、增施有機肥,這里的土壤變‘健康’了,再也沒有出現拋荒現象。”萬壽河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郜士團說。數據顯示,去年,和傳統種植方式比,惠山區1萬多畝蔬菜綠色發展示范基地氮磷鉀化肥純量減量達130噸以上,即每畝約減少20%。基地還通過在田間地頭安裝害蟲誘捕器,使用生物農藥等對蔬菜病蟲害實行連片防治,和傳統種植方式比,去年每畝蔬菜農藥用量減少30%。

  降低蔬菜生產成本,關鍵還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在萬壽河蔬菜基地大棚內,機手正開著紅色的耕整地一體機緩緩前行,機器后是平整、松軟的土地,另一個農民雙手拉著起壟機往后退,離地約15厘米高的地壟就顯現出來。郜士團說,有了這些機械,一畝菜地的耕地、起壟約20分鐘就能搞定,傳統種植方式人工耕作要花一天。

  在葉菜大棚,農民按下按鈕,水溶性肥料就通過變頻恒壓微噴灌水肥一體設施灑向蔬菜,和傳統模式比節省種植管理用工40%以上,且種出來的菜品質更好。這些設施改變了傳統生產模式下夏季葉菜產量大幅減少的狀況,保障了“菜籃子”供應。

  “我市于去年加入了新組建的全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并首次嘗試葉菜類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的創制與應用,蔬菜基地紛紛推廣機械設施,和傳統模式比提高生產效率25%以上。”區農林局蔬菜專家余汗清說。

  在蔬菜基地看到,農殘檢測室、真空預冷機、殺菌風干線等設施正有序運作。郜士團說,以前農戶種的蔬菜大多賣給批發市場,如今綠色化生產、輕簡化栽培、商品化處理的蔬菜高質量發展雛形初步形成,走向了數十家企事業單位和超市。合作社內一些雙勞力農戶亦由此擴大了種植面積,戶均年收入增至15萬元以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