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再打零工 萌發養鹿念頭
郭孟云是村里的“名人”,村民都知道他的丈夫是電工,作為電工月工資只有幾百元,其余的收入來自于妻子打零工和自家的幾畝薄地。隨著三個女兒漸漸長大,都步入大學校門,一家人突然覺得壓力非常大。
三個女兒的學費和生活費與家庭收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三個女兒一年就要六七萬塊錢,家里的六七畝地純收入也只不過七八千元,為扭轉家庭收入的問題,郭孟云與丈夫工作更加賣力了,可是歲月不饒人。
“以前能干的活現在就干不了。”郭孟云說,農閑時打零工也不好找活,不能確定每天都有收入。隨著年齡的增大,打零工也越發吃力。但是自己還是咬牙堅持著,可是雇主也不愿雇用年齡較大的人干活。
“供三個孩子上學,沒有穩定收入不行。”郭孟云說,有時也在想干點啥能有點穩定收入,有了穩定的收入,就能把三個孩子都供完大學,也不用每天去勞務市場找零活干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丈夫彭建柱在一次與朋友吃飯時聽朋友說,養殖梅花鹿能掙錢。此時,經濟狀況不佳的兩口子開始合計養梅花鹿,雖然要有些投入,但是不用再出去找零活了,在家里就能掙錢。
剛開始養鹿 被撞傷是常有的事
2012年,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郭孟云與丈夫東拼西湊了5萬多元,決定飼養梅花鹿。經過技術人員的指導,拿出部分資金把自家的前院改成了小型養殖場,將院墻加高到三米多。從養殖基地引進了6只梅花鹿,摸索著開始飼養梅花鹿。
“野性大,得關好門。”郭孟云說,梅花鹿和家養的豬、牛等大不相同,雖然都是食草型動物,梅花鹿的野性還是非常強的。成年的大鹿可以輕松跳過兩米高的院墻,如果關不好門,一旦跑出去,就追不上。
郭孟云說:“被撞傷是常有的事兒。”最初養殖梅花鹿時沒有經驗,摸不到規律。梅花鹿警覺性非常強,見人就跑,一旦受到驚嚇,就會亂撞,有的時候鹿撞起來,都把自己的頭撞破了。現在進鹿圈都要拿個棍子,鹿就會害怕,不敢往人身上撞了。
今年是養殖梅花鹿的第三個年頭,小鹿都已經成了鹿媽媽,每只小鹿都能賣到4000元左右,每年割兩次鹿茸也能帶來幾萬元的收益,這樣還沒有算大鹿的收益,成年母鹿都不舍得賣。
盤算著養殖 梅花鹿產業化
經過兩年的精心養殖,郭孟云的梅花鹿已經由最初的6只繁殖成了現在的20只左右,光靠每年的養梅花鹿收益就近10萬元的收益。她和丈夫也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想將養殖梅花鹿產業化。
“現在主要沒有場地。”郭孟云說,現在養殖梅花鹿已經輕車熟路了,最頭疼的是場地問題,自己想要擴大養殖規模。家庭式的飼養環境,滿足不了野性十足的梅花鹿了,現在迫于沒有地方蓋圈舍沒法擴大規模。
此外,郭孟云還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帶領全村村民一起飼養梅花鹿,帶領村民一起致富。“鄰居村民都來他家看梅花鹿。”彭建柱說,看見他掙錢了,村民都特別羨慕。不少村民來咨詢他養鹿的事。
郭孟云想要帶領全村都養鹿,如果能形成一定的規模,村民們就再也不用為掙錢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