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磷肥造假手段全解析

   日期:2014-12-0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0    評論:0    

  磷肥假貨多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工藝相對簡單,技術含量不高,造假獲利相對容易。

  目前,以磷石膏廢渣配制的“普鈣”和其他“磷肥”,在市場上大有打垮正式產品的趨勢。據了解,不少地方低濃度磷肥市場曾經被“硫酸鈣肥”大量擠占。不法企業將每噸不足百元購買的磷石膏添加少量過磷酸鈣,生產所謂“硫酸鈣肥”對外出售,有的甚至將磷石膏直接裝袋銷售,正規產品在價格上無法與假肥競爭。

  而最難查處、最難識別、最讓農民頭疼的尤數白肥。白肥也是一種磷肥,正規名稱叫肥料級磷酸氫鈣。白肥并不是假的肥料,相比過磷酸鈣,其不含水溶性磷,是一種緩效態磷肥,肥效慢而長。白肥其實是飼料級磷酸氫鈣的副產物,基本都是枸溶性磷,與過磷酸鈣約70%以上的水溶性磷相比,白肥使用的土壤條件受到限制。

  據悉,作為枸溶性磷肥,在酸性土壤中,白肥的磷養分可以釋放;如果是中性土壤,白肥在施肥時,若靠近植物根部的話也會釋放一定的肥效,因為植物根部會釋放一些根酸;而如果在堿性土壤施用白肥,可以說幾乎沒有肥效。我省土壤多為堿性,用白肥充當普通過磷酸鈣賣,無疑最嚴重的造假行為。適宜我省土壤條件的磷肥主要是過磷酸鈣,又叫普鈣,是一種很好的肥料,富含硫、鈣、鎂、錳、鋅等多種有益元素,其磷含量是以水溶性磷為主,其水溶性磷比重一般在70%以上,適合在任何酸堿度的土壤中使用,對鹽堿地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從近年來我省查處的假劣磷肥坑農案來看,主要是過磷酸鈣含量不達標,還有部分就是白肥充當磷肥(過磷酸鈣)賣,雖抽檢時主要指標達標,但因適用性問題,依然是坑農害農的罪魁禍首。造假者緣何白肥充當磷肥賣,主要原因就是白肥成本低。其造假手段主要是:一是將白肥摻混磷石膏冠以過磷酸鈣的名義出售;二是將白肥作為復混肥中的磷原料,以低價磷代替高價磷;三是將白肥換個包裝直接作為過磷酸鈣銷售。比如,有的白肥企業為了做成含量16%的過磷酸鈣,就在22%含量的白肥中摻混一定量的磷石膏,而這樣做的成本不過每噸250元,但如果生產16%含量的正規過磷酸鈣,企業每噸的生產成本則近550元。

  新國標應運而生

  磷肥“李鬼”將無所遁形

  白肥冒充過磷酸鈣的一大原因在于標準漏洞。舊版國標GB20413-2006《過磷酸鈣》的磷養分指標,只規定了有效磷含量,而沒有水溶性磷的指標,無法區分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這也就意味著在市場監管上,執法部門只要按照國標規定的檢驗方法檢測出有效磷含量符合包裝標識注明的含量,就可以判定產品合格。這就給不法企業生產假冒產品留下可乘之機。

  2013年12月5日,全國肥料及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過了由國家化肥質量檢驗中心的新版《過磷酸鈣》國家標準。

  新版《過磷酸鈣》國家標準與2006版的主要差異:一是增加了對水溶性磷(五氧化二磷)的要求及測定方法。二是增加了對硫的要求及測定方法;質量證明書及包裝容器上增加硫含量。三是增加了對砷、鎘、鉛、鉻、汞的要求及測定方法。四是增加了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要求及測定方法,過磷酸鈣產品中不得檢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五是增加了對三氯乙醛的要求及測定方法,過磷酸鈣產品中不得檢出三氯乙醛。六是細化了產品標識、包裝的規定。

  《過磷酸鈣》新國標,除增加水溶性磷指標外,也增加了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要求及測定方法,規定不得檢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根據國標規定,過磷酸鈣是由磷礦石與工業硫酸反應而制得,故產品中不應含有有機物。業內人士指出,新版國標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下達“封殺令”,為的是杜絕三氯乙醛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除此以外,新版國標增加了對砷、鎘、鉛、鉻、汞等重金屬的要求及測定方法,更加凸顯產品環保生態指標。肥料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磷礦石和工業硫酸、城市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等,這些有害物質在肥料中存在給土壤環境造成污染,不利于農作物正常生長發育,影響農產品質量。甚至還可能通過食物鏈對人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重金屬在人體內積累,易引起慢性中毒。

  據了解,《過磷酸鈣》新國標針對重金屬指標作出具體限定,要求應符合GB/T23349-2009《肥料中砷、鎘、鉛、鉻、汞生態指標》的要求,環保生態肥將更受市場追捧。

  《過磷酸鈣》新國標的出臺,不僅讓磷肥“李鬼”無所遁形,也給農業生態安全建立了一道安全防線。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