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安徽亳州:藥都扶貧善念“藥材經”

   日期:2018-11-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58    評論:0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享有“中華藥都”“藥材之鄉”美譽的亳州市一派豐收景象,田野中連片的中藥材大都開始收獲,亳芍、牡丹、白術等中藥材今年喜獲豐收。

  近日,記者來到譙城區顏集鎮黃營村,500畝連片中藥材種植基地一望無邊,這些中藥材已經成熟,農民正在田間忙著收獲。

  黃營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高綱告訴記者:“這500畝中藥材是本村種藥大戶王紅星種植的,幾年前他流轉土地,與農戶簽訂了5年租地合同,每年支付農戶每畝1000元租金,其中涉及貧困戶26戶。這些貧困戶除了收取租金外,農忙時節還能在基地務工,每天收入70元。”

  正在基地忙碌的陳德良老漢是黃營村建檔貧困戶之一。陳老漢夫婦今年都已70歲高齡,兩個孩子在外地打工,老兩口體弱多病,曾多次住院,把攢下的幾萬元積蓄全部花光了,還借了不少外債,成為該村建檔貧困戶。

  “為了幫陳老漢老兩口盡快脫貧,村里給他提供一個公益性崗位,每月可收入500元,同時還幫助他種植中藥材,他原先種植的中藥材由2畝擴大到5畝,政府每年每畝補貼1500元。在藥材收獲季節,陳老漢還可以在本地種藥大戶那里打零工,每天收入60多元。”村書記侯正穩說。

  記者來到陳老漢家里,看見他家小院里還晾曬著牡丹等中藥材。陳老漢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住的是快要倒塌的土坯房,2016年春,村里幫我申請危房改造計劃,如今沒花一分錢就住上了新房子。現在,我家每年收入16000多元,不愁吃,不愁穿,住房、看病都有保障,黨的扶貧政策就是好啊!”

  在黃營村,種藥大戶王紅星還建了一個花茶加工廠。記者走進花茶生產車間,看見工人們正在包裝花茶。“廠里工人近70人,都是本村農民,其中貧困戶有37人。長期工在這里一年收入3萬元左右,短期工也能收入5000元左右。”王紅星告訴記者,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廠里每吸收一名建檔貧困戶就業,政府每年補助廠里1000元。“以前我在家只能帶帶孩子,現在在廠里上班,每月能掙2000多元,還能照顧家庭,比外出打工好。”29歲的村民朱某笑著告訴記者。

  黃營村是典型的貧困村,全村4836人,貧困戶有237戶、413人。為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該村擴大了中藥材種植規模,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000畝擴大到現在的5000畝,靠中藥材種植帶動貧困戶脫貧,如今全村絕大多數貧困戶已脫貧,剩余的25戶、47人也將在今年脫貧。

  顏集鎮副鎮長任艷萍告訴記者:“為加快脫貧步伐,顏集鎮積極探索產業扶貧路徑,支持引導合作社、種植大戶帶動貧困戶種植中藥材致富。全鎮9.4萬畝土地,種植中藥材5萬多畝,連片中藥材種植基地4個,共3000多畝,中藥材成為脫貧主要支柱產業。截至目前,全鎮已有1508戶、2444人脫貧摘帽。”

  “為防止脫貧戶返貧,鎮里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及新型農民培訓,確保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帶動一戶脫貧。”顏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森告訴記者。

  據亳州市譙城區農委黨組成員王洪愿介紹,譙城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5萬畝,中藥材已成為譙城區脫貧致富支柱產業。目前,全區58個貧困村產業達標認定中藥材達標的占40個,中藥材產業帶動18465戶貧困戶脫貧。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