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長沙采摘經濟助力產業扶貧工作(圖)

   日期:2018-09-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65    評論:0    

  稻飄香,棗子熟,金秋大地奏響豐收之歌,長沙本地脆棗搶鮮上市,預計采摘期將持續到11月上旬。據了解,長沙本地脆棗種植規模已突破2000畝,經營主體超過30家,預計每畝產量250公斤到300公斤,銷路以基地直采為主。

  開辟試驗田,“姐妹花”種棗嘗甜頭。

  我們從長沙市農委獲悉,9月以來,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等地多個棗園陸續開門迎客,趕在中秋節前搶鮮上市。在長沙縣路口鎮上杉市村百畝棗園里,上萬棵棗樹亭亭玉立,樹下雞鴨成群、綠草叢生。棗園的主人萬怡、馮燦忙著采摘新鮮脆棗、分揀打包,送上通往長沙的快車……從韭菜、大蔥傻傻分不清的城里妹子,到棗園里的行家里手,這對“姐妹花”在鄉間田野開辟了一片脆棗試驗田,預計今年產量將突破1.5萬公斤。

  早年定居日本期間,萬怡發現超市里的水果都是論個賣,一串葡萄賣價折合人民幣近百元。相比之下,國內經常爆出時令水果被賤賣的新聞,這讓遠在日本的她心中很是詫異。

  “在日本人的觀念里,農民是一份體面又讓人羨慕的職業。”為了探尋日本精細農業的密碼,萬怡踏遍了東京近郊的農村,疏果、松土、施用有機肥、農作物生長日記……見微知著,一個個細節讓她恍然大悟。原來,精細農業的密碼就藏在每一個細節里。

  2012年回歸故鄉,萬怡和發小馮燦久別重逢,“姐妹花”一拍即合,在長沙縣路口鎮上杉市村流轉土地100畝,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智囊團手把手幫扶下,從外地引進脆棗新品種,擇良種、施良法,甩開膀子干起來。今年棗園迎來大豐收,不少市民慕名而來。

  棗農“抱成團”,本地果子分外俏。

  近日,在長沙縣和平村天藝山莊,一場脆棗群英會正在上演,圣峰果業、上杉御棗等30多家脆棗種植大戶、合作社負責人攜帶披著露珠的脆棗亮相,為吃貨們帶來一場“味蕾狂歡”。比個頭、賽顏值、拼口味……12個本地脆棗品種齊亮相,一場專為吃貨們量身打造的脆棗品鑒大會拉開序幕。棗農們圍坐一團,聚焦脆棗種植管理、市場營銷、產品深加工等話題,碰撞思路,交流新經驗、好做法,掀起陣陣頭腦風暴。

  “曬曬金點子,一齊來分享,我走過的彎路,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轍。”天藝山莊負責人劉惠忠是湖南脆棗種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眼下,他卻犯愁了,不期而至的棗銹病讓他措手不及,400畝脆棗還沒來得及豐收就出現了病變,成熟的脆棗掉落一地。來自湖南農業大學的專家王仁才為劉惠忠支招,提醒棗農要加強栽培管理,建議冬春清掃落葉后,要集中燒毀,清除侵染源,呼吁大家“抱成團”取長補短。

  “近年來,長沙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本地種植的小水果品種越來越多,在保證果品質量的同時發展采摘經濟,已成為長沙提高農民收入、實現產業扶貧脫貧的有效途徑。”長沙市農委經作處處長李朝暉介紹,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長沙本地脆棗種植面積已有2000余畝,主要分布在瀏陽市關口街道、古港鎮、大圍山鎮,寧鄉金洲鎮關山、道林鎮,長沙縣路口鎮、金井鎮、安沙鎮等地。“本地脆棗采用生態種養的方式,全熟采摘,甜度更高,銷路以基地直采為主。”即日起至11月上旬,市民可以前往棗園體驗采摘樂趣。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