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不僅味道香甜,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的棗林生態農業基地里,臺灣紅心火龍果苗已經深深地埋進土壤,開始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預計,明年八月合肥市民的果盤里就有本土產的火龍果了。
在合六路以南的棗林生態農業基地,一條新修的水泥路筆直地通向各個大棚。整齊的標準化大棚里,一種扁扁的棱、波浪狀的邊緣,莖節處有小刺,乍一看就像仙人掌的植物攀援在水泥樁子上,它們正在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這就是臺灣紅心火龍果苗。“明年這些苗就會呈球形散開,預計八月份,就能采摘上市了。”該農業基地現場負責人戴召發告訴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今年種了80畝的火龍果,畝產估計可達到5000—6000斤。預計明年擴大一倍的規模。這也是合肥首次嘗試種植火龍果。
“一個水泥樁子的造價大約200塊。一個規模化的大棚造價是100多萬。”在高約2米多的大棚里,戴召發邊忙活著給大棚里的火龍果苗根莖部鋪上稻草以達到保溫的目的,邊向記者介紹情況。今年是種植的第一年,他們一邊摸索技術,一邊開始試驗火龍果盆景。眼下最缺的還是專業人才,“年薪15萬,包吃住”,戴召發開出豐厚的條件,打算近期去浙江招技術員。
明年市民就可以嘗到本土產的紅心火龍果了,不過可別急,該基地的頭茬草莓也即將上市。雖然小廟鎮種植草莓的時間不長,卻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去年的第九屆中國草莓節,小廟棗林草莓在全國的300多家草莓種植戶中脫穎而出,獨攬3項國家級大獎。今年草莓的種植面積由原來的50多畝,擴大到120余畝。由于受近期陰雨天氣影響,頭茬草莓上市時間推遲了。愛嘗鮮的合肥市民再等上一個多禮拜,就可以嘗到小廟草莓醇厚香甜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