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章丘打造旱作雜糧示范區(圖)

   日期:2018-08-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191    評論:0    

  近日,全國雜糧綠色高質高效技術觀摩交流會參會人員來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現場觀摩,實地參觀濟南龍鄉旭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欣和集團章丘工業園和平陵城龍山小米基地,感受章丘區小雜糧生產的綠色發展之路。

  近年來,章丘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緊緊圍繞建設產業發達、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濟南東部新區的總目標,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構建起品牌農業引領、產業特色鮮明、基地園區成片、龍頭企業成群、合作組織成網、科技支撐有力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主導產業發展、設施裝備建設、科技水平提高和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榮獲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農產品食品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中國果菜最美示范區、全國品牌農業示范縣區、全國美麗鄉村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章丘區地處暖溫帶季風區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境內山區、黃河灘區、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其中南部山區以棕壤為主,非常適宜小米、高粱、大豆、赤小豆、綠豆、黑豆、馬鈴薯等小雜糧生長。近年來,章丘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雜糧產業發展,把雜糧產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新舊發展動能轉換、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以龍山小米產業為引領,以特色農業品牌打造為切入點,全力打造南部山區5萬畝山地小雜糧等特色農業板塊,力爭成為北方旱作綠色小雜糧示范區、山東都市圈重要的小雜糧“中央廚房”。

  目前,全區小雜糧作物播種面積10余萬畝,其中龍山小米約5萬畝,大豆0.8萬畝,甘薯2.5萬畝,谷子1.6萬畝,綠豆0.2萬畝,紅豆0.1萬畝,雜豆0.1萬畝,高粱0.6萬畝,預計到2020年,全區雜糧種植達到15萬畝,發展成為章丘南部的特色主導產業。

  龍山小米,是章丘區最負盛名的小雜糧品種,原產地在“龍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龍山街道辦事處,以龍山街道北石人坡為中心,南至白谷堆,北至蘭家莊,西至蘆家寨,東至平陵城,方圓5公里,原品種為"東路陰天旱"春谷,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60米,籽大粒圓,色澤金黃,性粘味香,營養豐富,較其他品種養分含量高。該品種因在陰雨天呈現出其他作物干旱時葉片卷曲性狀而得名,2010年龍山小米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地域保護面積涉及章丘區境內的龍山、文祖、曹范、垛莊、官莊、圣井、埠村七個鎮街,總面積185500公頃。

  長期以來,章丘區始終把提升“龍山小米”品牌整體形象作為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石人坡”、“平陵城”、“城子崖”、“龍山郡”、“青石山”等品牌先后通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平陵城”牌龍山小米被評為“山東省首屆名牌農產品”。涌現出濟南龍鄉旭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海闊天空種養專業合作社、龍山小米開發有限公司、青霞農場、創新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等龍山小米產加銷新型經營主體17家,“龍山1號”、“龍珠1號”、“綠珍珠黑小米”等新品種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富硒米油、米粉、米槮、米面、米糕、米酒、米醋等10余種加工產品遠銷京、津、滬等多個城市。

  2018年,濟南市印發了《關于振興十大農業特色產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深化產學研融合、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合理推進雜糧生產與旅游、扶貧深度結合,實現雜糧產業向營養健康深加工食品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結合濟南市十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戰略,章丘區出臺了《關于印發濟南市章丘區農業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計劃以龍山街道城子崖遺址為核心,建設萬畝龍山小米產業園,打造集良種繁育、標準種植、科研開發、產品加工、休閑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

  同時,章丘大力扶持壯大以龍山小米為主導產業的經營主體,輻射帶動南部山區官莊、曹范、文祖、垛莊4鎮街“三趙線”沿線兩側,建設龍山小米產業帶,3年內全區龍山小米面積達到3-5萬畝,構建起產業鏈條相對完整、市場主體利益共享、抗市場風險能力強的特色小雜糧產業優勢區,成為全國知名的北方旱作綠色小雜糧示范區。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