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山花節后,我這杏花小院每天都能接待上一兩桌客人,這一個多月也得有近萬元的純收入了。”日前,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小遼東村村民陳林說。
據豐寧山花節活動總指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秀華介紹,該縣山花節活動從4月10日持續到10月31日,共包括“杏花春雨小江南”“梨花別院梨園情”“杜鵑花開映山紅”“桃花源里醉桃花”“碧草藍天耀金蓮”五場主題活動。
同時,按照“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旅游發展”的思路,豐寧縣制定了《旅游精準扶貧規劃》和《全域旅游扶貧示范村(戶)創建標準的實施細則》,探索出5種發展全域旅游模式。
“景區帶動”模式,豐寧縣借助旅游景區吸納當地貧困戶參與景區環境維護、接待和安保服務以及旅游商品生產銷售等工作;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建設鎮(村)史館、民俗博物館,開發鄉村旅游線路和安排民俗文化節目演出。
“鄉村旅游合作社”模式,鼓勵各鎮、各村成立鄉村旅游公司或合作社、協會,以及鼓勵貧困戶的土地、林地流轉或入股。目前,豐寧縣大灘鎮小北溝村,采取這種模式注冊成立了豐寧滿族自治縣旺國農宅古居旅游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入社成員20戶。成員戶年接待游客800人次,年增收1萬元以上,周邊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
“現代農業+旅游”模式,大力發展農業主導產業,建設家庭農場、種植示范園和特色養殖園(場)等,鼓勵和引導貧困戶嘗試“托養”,發展鄉村農業、農事體驗游。目前,豐寧縣已經形成黃旗鎮、王營鄉草莓采摘、胡麻營鎮蜜桃采摘等精品旅游業態。
節慶活動帶動模式,組織活動是提高鄉村旅游知名度的重要途徑之一,2017年豐寧相繼舉辦了首屆中華民族大賽馬、國際馬術耐力賽兩大賽事、全國馬術盛裝舞步冠軍賽、全國馬術三項賽冠軍賽、全國馬術耐力賽巡回賽、全國自行賽為發展全域旅游聚集了人氣。
“美麗鄉村+旅游”模式,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提高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打造出地方特色的鄉村游路線。目前,豐寧對美麗鄉村建設條件較好的后大廟村、四間房村、黃土梁村、冒哈氣村、高樓村、黑山嘴村分別給予省級旅游專項資金補助,為農家體驗游探索出新的途徑。
今年7月中旬,河北省第三次旅發大會將在豐寧召開,該縣投資135億元,傾力打造永太興行宮、茶鹽古鎮、魚兒山現代牧場、契丹小鎮和滿蒙文化體驗四大組團項目,實施草原風景片區、國家牧場風景片區、花海風景片區三大風景片區和多個旅游節點建設。
據豐寧山花節活動總指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秀華介紹,該縣山花節活動從4月10日持續到10月31日,共包括“杏花春雨小江南”“梨花別院梨園情”“杜鵑花開映山紅”“桃花源里醉桃花”“碧草藍天耀金蓮”五場主題活動。
同時,按照“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旅游發展”的思路,豐寧縣制定了《旅游精準扶貧規劃》和《全域旅游扶貧示范村(戶)創建標準的實施細則》,探索出5種發展全域旅游模式。
“景區帶動”模式,豐寧縣借助旅游景區吸納當地貧困戶參與景區環境維護、接待和安保服務以及旅游商品生產銷售等工作;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建設鎮(村)史館、民俗博物館,開發鄉村旅游線路和安排民俗文化節目演出。
“鄉村旅游合作社”模式,鼓勵各鎮、各村成立鄉村旅游公司或合作社、協會,以及鼓勵貧困戶的土地、林地流轉或入股。目前,豐寧縣大灘鎮小北溝村,采取這種模式注冊成立了豐寧滿族自治縣旺國農宅古居旅游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入社成員20戶。成員戶年接待游客800人次,年增收1萬元以上,周邊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
“現代農業+旅游”模式,大力發展農業主導產業,建設家庭農場、種植示范園和特色養殖園(場)等,鼓勵和引導貧困戶嘗試“托養”,發展鄉村農業、農事體驗游。目前,豐寧縣已經形成黃旗鎮、王營鄉草莓采摘、胡麻營鎮蜜桃采摘等精品旅游業態。
節慶活動帶動模式,組織活動是提高鄉村旅游知名度的重要途徑之一,2017年豐寧相繼舉辦了首屆中華民族大賽馬、國際馬術耐力賽兩大賽事、全國馬術盛裝舞步冠軍賽、全國馬術三項賽冠軍賽、全國馬術耐力賽巡回賽、全國自行賽為發展全域旅游聚集了人氣。
“美麗鄉村+旅游”模式,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提高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打造出地方特色的鄉村游路線。目前,豐寧對美麗鄉村建設條件較好的后大廟村、四間房村、黃土梁村、冒哈氣村、高樓村、黑山嘴村分別給予省級旅游專項資金補助,為農家體驗游探索出新的途徑。
今年7月中旬,河北省第三次旅發大會將在豐寧召開,該縣投資135億元,傾力打造永太興行宮、茶鹽古鎮、魚兒山現代牧場、契丹小鎮和滿蒙文化體驗四大組團項目,實施草原風景片區、國家牧場風景片區、花海風景片區三大風景片區和多個旅游節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