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重慶開縣王歷敏:不當白領當農民 養殖小青蛙成就大產業

   日期:2018-04-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7    評論:0    

  她放棄公務員、白領等令人羨慕的職業,毅然回鄉當農民養殖青蛙。通過努力,她不斷擴大養殖規模,不僅解決了周邊貧困戶就業,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創業,成了遠近聞名的“蛙女”。她就是渠口鎮興華村5組的王歷敏,今年42歲。

  放棄公務員外出打拼

  “我大學本科畢業后,被分配到萬州一家單位工作。雖然工作很穩定,但我想出去打拼。”近日,記者來到王歷敏的養蛙基地,她一邊給青蛙喂飼料,一邊向記者介紹。

  1997年,王歷敏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萬州城區一家單位,成了一名令人羨慕的公務員。由于她學歷高、工作踏實,深得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賞識,把她作為后備干部培養。

  然而,工作不到兩年,王歷敏向單位提交停薪留職申請。得到批準后,她只身前往廣東,進入東莞一家工廠。由于她有大學本科學歷,進廠后直接擔任中層干部,成了一名白領。

  “白領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理想是自己創業當老板。”王歷敏說,2010年創業愿望終于實現了,她在北京開了一家箱包貿易公司,每月進出量達數十萬元,遠銷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

  返鄉流轉土地養青蛙

  “無論是在外打工,還是自己當老板,都有種飄泊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思念家鄉。另外,國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鼓勵大家返鄉創業。”王歷敏道出了她回鄉創業的原因。

  2017年春節,王歷敏回到丈夫唐小均的老家渠口鎮興華村4組。她看到大片的良田沃土無人耕種,荒蕪著實可惜,便萌生了發展種養殖業的想法,與丈夫一拍即合。其實,唐小均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考慮到回家創業非常辛苦,擔心妻子不同意,不愿意當農民與泥土打交道。

  經過多方考察,王歷敏決定養殖青蛙,因為青蛙是一個新興產業,市場競爭小。說干就干,她流轉土地35畝,投資70萬元,逐一解決了蛙苗從何處進、技術從何來等問題。

  “養殖青蛙看似簡單,但稍不注意就會血本無歸,因為青蛙有蛇、鳥等天敵。我和丈夫經常在夜晚去基地趕蛇,有一次還被蛇咬傷過,所幸不是毒蛇。”王歷敏說起被蛇咬的經歷,至今仍心有余悸。

  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村民們看著我養的青蛙逐漸形成了規模,不僅不愁銷路,而且經濟效益可觀,他們希望我傳授技術、提供蛙苗,一起發展青蛙養殖業。”王歷敏說,她一想到能夠幫助村民們一起增收致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經過一年的學習、摸索,如今王歷敏的養蛙技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她不僅掌握了養殖青蛙的全套技術,還學會了孵化蛙苗。但由于青蛙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根據相關政策,必須訓養一年后才能銷售,所以今年才顯現經濟效益,零售價能賣到45元/斤,遠銷到重慶主城乃至武漢、成都等地。

  養殖青蛙需要大量人手,王歷敏主要聘請周邊的貧困戶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支付工資90元,日結日清。

  “我把4畝農田流轉給王歷敏,一年就有租金1040元。同時,我在王歷敏的基地打工,工資是90元/天,平均一個月工作15天,一個月有1350元,一年就有1.6萬元。租金和工資加起來,我的總收入有1.7萬余元,脫貧沒問題。”貧困戶陳幫建高興地給記者算起了賬。

  “我今年準備試養1畝田的青蛙,技術、蛙苗以及銷路都由王歷敏負責,因為青蛙的成本只有2.2萬元/畝,但產值可達6萬元/畝,一年輕輕松松就可以掙3萬多元。”貧困戶王萬明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