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記者在榆中縣園子岔鄉百合保鮮庫中看到,保鮮庫內儲存的質優百合密密麻麻,該鄉百合種植又是一個豐收年。
園子岔鄉地處榆中縣北部干旱山區,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主要農作物以洋芋、小麥、玉米為主。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園子岔鄉改變種植方式,結合北山地區土質疏松,透氣性強,雨水下滲快。又遠離市郊和工業地區,土壤和空氣質量優于其他地區適合最優品質百合的種植的這一特點,采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鼓勵農民大量種植百合。
“百合還是好,今年我種的百合,價格也好,收益比往年好多了。”園子岔鄉村民蔣秉元高興的告訴記者。
據蔣秉元介紹,這兩年百合價格好,他今年收的16畝百合,就賣了30多萬元,嘗到甜頭的他,準備明年再多種幾畝百合,來增加家里的收入。
在蔣秉元所在的村上現在光種植百合的就有300多戶。而園子岔鄉其他村也在積極發展百合種植,今年園子岔鄉又新增了3000畝百合,目前全鄉百合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全鄉百合種植合作社就有22個,這種“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方式,讓老百姓產銷都不再是問題。為進一步開拓銷售渠道,加快新型銷售模式,穩定價格,保證銷量,該鄉還積極搭建網上交易平臺,現已建成園子百合網,并引進蘭州絲路臻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甘肅隴翠堂等多家企業,實現了電網銷售,部分百合通過外地收購商到本地收購,經過深加工、再加工,已銷售到全國各地。
同時,榆中縣園子岔鄉今年還多方籌措投資140萬元開工新建了農貿市場,投資84萬元新建儲存240噸的百合保鮮庫一座,目前已基本完工。建成后將為園子岔鄉百合特色產業和農產品提供儲藏、交易的平臺,更有利于激發群眾的種植熱情,促進群眾增收、創收。
截止目前,榆中縣園子岔鄉百合總留床面積達到15000畝,戶均7.5畝以上,百合種植已覆蓋全鄉6行政村35個自然社。據統計,今年全鄉百合共出土3000余畝,產值達到6000多萬元,百合種植已成為園子岔鄉鄉的主導產業。而百合種植在榆中縣其它山區鄉鎮也已經初具規模,這將成為山區農民增收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