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養殖的技術并不復雜,比大田和溫鵬種植蔬菜要輕松得多,只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就行,牲畜糞便、生活垃圾等就可以喂養蚯蚓,況且蚯蚓生長繁殖特別快,蚯蚓土又是一種很好的肥料。”3月7日,套子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亞寧說起參與村集體蚯蚓養殖管理時喜笑顏開,一個勁地夸贊這是一個好產業。2017年10月份以來,固原西吉縣吉強鎮套子灣村在幫扶單位市科協的支持下,探索蚯蚓養殖發展循環農業,拓寬脫貧路徑。
套子灣村目前有蔬菜大棚21棟,由于棚內土壤板結等原因,種植的蔬菜增效不明顯,村民對大棚種植逐漸失去信心。2017年10月,市科協組織鎮村干部到陜西楊凌考察學習后,引進蚯蚓養殖改良土壤,發展循環農業,延伸扶貧產業鏈。“投資24萬多元引進蚯蚓種苗3.1噸,在5個大棚內試養,經過三個月的分解繁殖,目前蚯蚓個體增長5倍左右,數量也增長了。”套子灣村委會副主任聶明山說,“蚯蚓繁殖期短,養殖技術簡單,只要溫度不低于零下5度,濕度達到80%以上,房前屋后、大田都可以進行養殖。更現實的是養殖蚯蚓原料很廣,家畜糞便結合農業廢棄物經過簡單堆積發酵可以直接養殖蚯蚓,村里現有260多頭的一個養驢場,就能保證喂養蚯蚓的原料,而且這些農業廢棄物經過蚯蚓轉化就標稱高效有機物,還能明顯改善土壤結構,減少化肥用量。蚯蚓養殖在全村推廣后,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將成為我們村的品牌,到時村民就不用愁農產品沒有市場和賣不上好價錢。”
“蚯蚓是制作抗血栓藥物的優質原料,添加蚯蚓生產的化妝品具有抗皺美容效果,純蚯蚓糞有機肥富含有機質,能增強地力,從根本上解決土壤板結問題。“目前投放的3噸蚯蚓預計繁殖到15噸左右,除去成本能增收40多萬元,蚯蚓試養取得成功,要推廣形成持久的扶貧產業,近期將組織合作社優先向村里的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有意愿養殖的農戶供種進行養殖,實行公司定點回收保障機制,還計劃利用村集體經濟建設蚯蚓糞有機肥加工廠。”吉強鎮包扶套子灣村干部何吉明介紹,一噸蚯蚓市場價在5萬元左右,一噸蚯蚓糞加工的有機肥在600至1200元不等,養殖經濟效益可觀。同時通過蚯蚓養殖可以改良大棚土壤,帶動村民發展多元化蔬菜種植,拓寬村民致富渠道,增強村民發展致富信心,帶動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