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常德石山種出“致富果”

   日期:2018-02-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02    評論:0    

  2月22日,上班第一天。記者走進常德臨澧縣刻木山鄉的山山嶺嶺,眼前呈現出一幅迷人的勞動畫卷:村民們有的手持剪子,對蔭蔽樹實行開“天窗”;有的拿著鋤頭,開溝排水;有的騎著摩托,為果樹置辦肥料等。刻木山鄉鄉長陳遠林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一直把發展優質果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果品照亮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刻木山鄉農民早就有種果樹的習慣,上世紀七十年代,全鄉興起水蜜桃種植熱。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品種逐步退化,果實越結越小,蟲眼起來越多,味道越吃越酸,挑到市場上,即使價格低廉,也很少有人問津。

  看著果農門前一堆堆爛掉的桃子,鄉黨委政府負責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經過再三考慮,果斷出擊,將劣種全部砍掉,換上柑橘、紐荷爾臍橙、園豐臍橙、中華脆蜜桃等名優品種。

  刻木山鄉山多田多,有耕地4.7萬畝,山林8.2萬畝。鄉黨委瞄準這一優勢,提出了“向荒山進軍,叫巖山獻寶”的口號。

  記者登上巖龍山嶺,但見株株果樹青翠欲滴,未發現一片蟲梢蟲葉。巖龍村村支書朱良軍笑著說:“好果樹源自好技術。村里經常邀請省、市有關專家,手把手地教,面對面地傳,從剪枝、施肥、打藥,果農照技術操作,按營養搭配,沒走樣。”

  果園內,全市投資最大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已經完工,噴滴灌設施全部建好,開關打開,山泉水汩汩流出,讓人好生歡喜。

  “往年一到干旱季節,果木便枯死,農民損失慘重。今年好了,再大的干旱,我們果農也不怕了!”巖龍村紐荷爾臍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祖元喜滋滋地說。

  “為把果木產業做大做強,我們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引導大戶積極種植果木。經過逐年開發,已建成2.5萬畝優質臍橙和雜柑基地、1萬畝中華脆蜜桃。”陳遠林介紹。

  鄉政府每年拿出30萬元以上專項資金,用于苗木補助、大戶扶持、示范園區建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統一實行機械開挖,免費提供果樹苗子;聘請省、市、縣專家,實行面對面指導;選派技術欠缺的果農進行專業知識培訓;爭取國投項目資金1700多萬元,完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將路面硬化到農家果園,讓農民運輸無阻……

  優惠的激勵機制,猶如一支興奮劑,讓山里農民眉尖上來了勁。巖龍村村民劉國清找來一臺旋耕機,將200畝荒山全部開挖出來,栽上了紐荷爾臍橙。其他農戶見了眼饞,也紛紛上山,短短幾年,全村8000畝荒山果樹成行,綠色滿園。

  在施肥上,果農們重施農家肥。底肥使用人畜大糞加火土灰;平常將收來的雞糞、牛糞往果園里埋;砍來的秸稈往園土上蓋,讓其抗旱保溫;腐爛后培肥,疏松果園;果實采收后及時施肥,保障樹體營養。

  在病蟲防治上,果農們堅持生物、物理防治為主,輔以化學防治。冬季清園時,剪除病蟲枯枝集中燒毀。

  “殺蟲劑我們基本上不用了。不僅節省生產成本,而且培育出來的果實色澤好看,又大又甜,看著就喜歡。”劉祖元指著園中的頻振燈贊不絕口。

  正因為如此,巖龍村去年280萬公斤臍橙剛成熟,就被北京、重慶、湖北等省內外客商一搶而光,1100多萬元塞入農民腰包。

  如今,刻木山鄉不少農民發了水果財,摘掉貧困帽,奔上小康路,全鄉3萬畝果木年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在桃樹村,5000多畝中華脆蜜桃花意漸濃,大大小小的花骨朵冒出了頭,今年無疑是個豐收年。

  果農胡定雅高興地說:“脆蜜桃原來2元/公斤,價格低還沒人要。現在注冊了商標,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身價一下漲到10元/公斤,客商還搶著要。”

  “等脆蜜桃成熟,歡迎你們來采摘,分享果農們豐收的喜悅!”陳遠林向記者發出邀請。

  記者仿佛看到,滿山大大小小的脆蜜桃色澤紅顏,散發出誘人的清香,等著我們去一飽口福。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