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怎么愛你都不嫌多。”一首《小蘋果》紅遍大江南北。而在山東煙臺,中國蘋果的主產區,小蘋果的價格節節攀升,讓果農眉開眼笑。“今年價格跟去年相比高出一大截,平均每斤高出1.2元(人民幣,下同)。”萬玉常笑道,蘋果採摘已屆尾聲,他也開始算帳,“三畝多一點的果園,賣了將近6萬元,算是個豐收年。”
10月底的一個下午,果農萬玉常開?拖拉機來到煙臺棲霞市十里莊村農貿市場,車上載?的15個鐵網箱里裝?滿滿的蘋果。萬玉常心情不錯,和採購商說好價格后,他就開始卸蘋果,驗貨、過稱、倒箱,整個過程不到半小時。他說,好果賣好價,綜合下來今年每畝蘋果多賺了2000多元。
全產業鏈引領發展
自2010年以來,煙臺蘋果的收購價格穩步增長。今年,全國蘋果主產區降水量偏小,自然災害偏多,綜合全國總產量減產約5%。萬玉常告訴記者,今年煙臺蘋果產量雖然減產但質量卻好于往年。他的果園80號(直徑80毫米)以上蘋果比例超過七成,而往年只有四成左右。
記者在農貿市場看到,80號一二級套袋紅富士蘋果平均價格每公斤8.8元,同比增長40%以上,部分高品質全紅蘋果收購價甚至高達15元,達到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最高點。
255萬畝栽培面積,年產量360萬噸,約佔全國16%的產量,煙臺已是全國最大的紅富士生產和加工基地。因為構筑“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煙臺的小蘋果早已走出國門遠銷60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60萬噸,佔全國出口量的五分之一。2009年以來,煙臺蘋果已連續5年蟬聯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果業第一品牌,品牌價值達94.05億元,小蘋果撬動了一個大產業。
據煙臺農科院副院長姜中武介紹,煙臺蘋果在品種更新、技術研發以及精深加工等方面,一直引領全國蘋果產業發展。該市已將蘋果生產的各個環節作為產業鏈利益共同體,對種植管理、包裝運輸、加工銷售各個環節進行資源整合,推行“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目前,煙臺擁有蘋果生產加工專業合作社1500馀家,果品貯藏庫千馀座,果品儲藏保鮮能力達400多萬噸,實現了蘋果的周年儲存和冷鏈供應。還擁有安德利果汁、泉源、鑫園工貿、聯蕾、朗源股份等千馀家果品儲藏加工企業,果企開發出果汁、果醬、果脯、果膠等7大系列100多個精深加工品種。
電商創業覓得商機
煙臺市電子商務協會近期也提出“煙臺蘋果”品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意見,希望通過電子商務減少流通環節,由分散經營向協作經營轉化,提高果品經銷商在國際國內市場的話語權,打造“煙臺蘋果”品牌。
棲霞果農孫小磊去年在淘寶生態農業開設了牛頓果園網絡店舖,專門銷售棲霞蘋果。當年即實現銷售收入300多萬元、利潤25萬元。如今的孫小磊從一個地道的農民轉變成了電商創業者,他還是當地的電子商務講師,培養了一大批電商創業者。
在棲霞市廟后鎮前羅泊村,全村160戶更是有40多戶開通了網絡店舖,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子商務專業村,年網絡銷售蘋果近300噸。棲霞全市擁有網絡店舖560多家,2013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0億元。越來越多的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城鄉居民加入到網銷大軍。
出口企業風險增大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今年蘋果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國外批發商難以接受中國蘋果的報價。同時,高收購價也給蘋果出口企業帶來空前壓力,增加了收購企業、出口企業的風險。
目前水果收購主要採用現金結算方式,大部分出口企業需要自籌收購資金,其中70%以上資金都來自銀行貸款。例如一個中等蘋果出口企業要收購5000噸蘋果入庫,則至少需要4000萬元的資金。資金壓力加劇,一些出口企業擔心經營風險增大,出手謹慎。
針對蘋果價高外商喊貴的現狀,香港成記欄有限公司董事長方舜真則認為,煙臺蘋果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品牌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他認為產品一致性是煙臺蘋果品牌的核心,建議繼續做精品蘋果,同時要保持貨源穩定,增加產品供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