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漳州云霄楊桃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日期:2018-01-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1    評論:0    

  依賴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漳州市云霄縣自古就因盛產水果而被稱為“水果之鄉”。其中,“下河楊桃”更是享有盛名。

  作為楊桃種植“第一大村”,下河村種植楊桃已經有了近150年的歷史,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楊桃。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引導和產業布局,下河楊桃產業的發展一度處于“停滯”狀態。2014年,下河村還被列為省級貧困村。

  得益于云霄縣委縣政府的發展布局,近年來下河村的楊桃產業打開了新局面。通過良種引入、合作社引導、互聯網銷售等方式,楊桃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其延伸的旅游產業,更讓下河村乃至下河鄉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做優產業 村民踏上致富路

  1月24日,記者來到下河鄉下河村,剛進村口,一條清澈的小溪映入眼簾,伴著潺潺的流水聲,一陣陣果香撲鼻而來。溪畔上,“楊桃小鎮”的星形迎賓門格外引人注目。

  “剛剛才發了500公斤楊桃去北京呢!”云霄縣和豐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蔡川和臉上洋溢著歡笑。在他身后近300平方米的廠房內,十余位村民正在給楊桃裝箱、包裝,忙得不亦樂乎。現在,蔡川和的合作社每天能批發楊桃3500公斤左右、楊桃罐頭5000公斤左右。“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合作社的營業額能突破1000萬元。”蔡川和說。

  和豐合作社的成功,還要歸功于云霄縣委縣政府對楊桃產業的發展布局和規劃。近年來,云霄縣通過創建示范區,以良種引進和專家指導的方式,有效擴大了楊桃產業規模。“以前的楊桃個頭小,味道酸。如今在專家的指導下,種出的楊桃又大又甜,大伙兒種得越來越多。”下河村村民蔡建民說。目前,下河鄉楊桃種植面積達到6500畝,年產量2.5萬噸,產值達1.2億元。

  產量上來了,經營模式也得跟上。2014年,在下河村黨支部書記蔡勁松的支持下,蔡川和組織10余戶楊桃種植戶,成立和豐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統一技術種植標準、統一包裝、統一銷售,通過全產業鏈方式推進楊桃產業發展,改變低小散種植戶單打獨斗的局面,實現抱團發展。“以往楊桃熟了就賣給村里的水果販子,最多就是拉一些到農貿市場。現在只要把楊桃種好,坐在家門口也能賣出好價錢。”蔡建民說。截至目前,全村共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9家,吸收農戶748戶,占全村楊桃種植農戶的83%。

  此外,在云霄縣電商辦的指導下,下河村與“我有種”手機APP、微小店、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就優質農產品團購進行簽約,積極構建楊桃網絡營銷體系。通過線上平臺,目前下河楊桃每月實現網銷7.5萬公斤、網銷額120萬元。

  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現在生活總算有盼頭了!”今年45歲的方玉蘭,是下河村的貧困戶。丈夫入獄后,贍養子女的重擔落在了方玉蘭瘦弱的肩上。此前,她只能到機磚加工廠打零工,勉強維持著生活。如今,她在和豐合作社從事楊桃包裝工作,每個月能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日子一天天改善。2016年和2017年,下河村實現脫貧133人。今年,村里最后的21個貧困人口有望全部脫貧。

  做足延伸 鄉村舊貌換新顏

  臨近春節,恰是楊桃醉人時,下河楊桃生態觀光園里游人如織,“萬畝楊桃海”里摘楊桃、田園小屋里品蜜餞、瞭望臺上賞美景……眼下,鄉村休閑游在下河村悄然興起。

  在楊桃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云霄縣委縣政府將目光聚焦到了發展現代休閑觀光旅游產業上,提出以點帶面,進而輻射全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2016年,下河鄉以萬畝楊桃基地為支點,投資1.5億元,興建下河楊桃生態觀光園。一期建成楊桃主題公園、下河溪流域2000米生態護岸,進行河道清淤,二期重點建設楊桃島。目前,古驛站、兒童游樂園、島內主干道、觀光步道2700米及瞭望臺等配套設施已全部完工,基本形成集農業觀光、綠色采摘、農事體驗、休閑娛樂、歷史文化觀光、生態保護、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暨旅游生態觀光園。

  “我上次到楊桃島,還沒這么多景觀呢!現在不僅能摘楊桃、吃農家菜,還能體驗生態旅游和觀光農業,內容真是越來越豐富了。”來自泉州的游客蔡苗榮說。如今,每逢節假日,前來楊桃生態觀光園的游客絡繹不絕。2017年,下河楊桃觀光園游客量突破10萬人次。

  云霄縣委書記王金獅說:“建設楊桃觀光園是下河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的一個重大嘗試,其目的是以第一產業為平臺,延伸發展第三產業,以第三產業帶動來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

  今年,云霄縣還計劃投資400萬元,對楊桃生態觀光園實施立面改造,并配套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楊桃島提升工程、小橋流水、動漫楊桃等景觀設施,推進迎熏門等古城墻修復工程,進一步推進下河鄉旅游產業發展。

  做大品牌 打造響亮新名片

  如今,下河鄉不僅將楊桃產業做大做強,還延伸出了楊桃加工業、旅游業,實現三產聯動,讓下河鄉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進一步挖掘下河楊桃的潛在價值,將其打造成云霄繼泥蚶、枇杷之后的又一張響亮名片!”王金獅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逐步提升楊桃品質和產量的同時,下河鄉在品牌上下功夫,創立“下河楊桃”公共品牌。如今,下河村已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河楊桃”更是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認證,這意味著整個下河鄉的楊桃產品,均可使用該標志在市場上流通。此外,在去年的廈門金磚會晤會場上亮相,進一步提高了“下河楊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眼下,“下河楊桃”正在申請中國馳名商標認定,為進一步打響品牌做足準備。

  此外,下河鄉連續舉辦了三屆楊桃節,通過開展楊桃采摘季、楊桃美食節、楊桃王評選等活動,加大品牌的宣傳、推介力度,擴大楊桃產業影響力。僅2017年2月的楊桃采摘季,就吸引游客超過6萬人次,8家采摘園接待游客超過1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從下河出發,想要把楊桃及相關農產品運上沈海高速公路,車子只能先走坂云線,途經城關,再上324國道,最后到達常山互通口,路程長達20公里以上,即使到平和大溪互通口,也得走上20公里的山路。為此,去年云霄縣委縣政府主動出擊,積極向省級相關部門匯報溝通,爭取到了云平高速項目云霄境內的兩個落地互通,即下河互通、火田互通。“云平高速通車后,這一狀況將徹底改變。”下河鄉黨委副書記蔡毅清說,下一步,下河村內還將規劃建設楊桃集散中心,進一步規范下河村以及整個下河鄉的楊桃產業發展。

  下河楊桃,正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