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堅持綠色引領打造高產創建“升級版”

   日期:2018-01-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9    評論:0    
核心提示: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是推進集成創新、引領種植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

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是推進集成創新、引領種植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農業部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堅持綠色引領,強化創新驅動,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取得了明顯成效。

 

技術模式更加完善。根據不同區域資源條件、種植制度和生產基礎,以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為方向,集成推廣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模式數量“多”。全國377個創建縣共集成組裝646套成熟技術模式,平均每省20套。作物種類“全”。覆蓋大宗糧油、棉花、糖料、蔬菜、水果、茶葉、特色雜糧雜豆等20多種作物;涉及耕種管收、茬口銜接、間作套種、綜合種養等不同環節。機藝融合“深”。技術集成更加聚焦輕簡便捷和智能操控,項目區耕種收主要環節農機作業率達到90%以上。

 

綠色高效更加顯現。圍繞提高產量、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節水節肥節藥、立體復合種養等綠色高效技術,顯著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投入量“降”了。377個創建縣平均節水14.6%、節藥12.9%、節肥12.1%。其中京津冀缺水區創建縣平均節水42.7%。產出量“增”了。創建縣單產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小麥平均畝產比所在省平均高76公斤、水稻高35.3公斤、玉米高116公斤、油菜高27.9公斤、花生高27.5公斤、馬鈴薯高166公斤。產品質量“優”了。在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帶動下,全國優質強筋弱筋小麥比例達到27.5%,優質稻和加工專用稻比例80%以上。創建縣果菜茶優質率分別達到80%、92.5%、90.2%,比所在省平均水平高7.7、7.3、4個百分點。

 

示范引領更加有力。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為平臺,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成為農民的田間課堂。先進典型樹標桿。涌現出一批高產高效并重、生產生態兼顧的先進典型。培訓觀摩帶著干。組織各類指導服務和技術培訓621次,培訓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68.9萬人(次),將綠色高效技術模式送進千家萬戶、落到田間地頭。輻射帶動點到面。全國創建面積總計達到8410萬畝,示范帶動面積超過2.5億畝,發揮了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主體參與更加深入。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主力軍作用,推動組織方式創新和服務機制創新,提升創建層次和水平。服務主體多元。農機合作社、植保服務隊、農資配送站等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為項目區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周到服務,逐漸成為創建的主體。在項目帶動下,共扶持培育了87379個新型經營主體。服務形式多樣。針對農村缺勞力、缺技術、缺機械的實際,依托新型經營主體,開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代烘代儲、統配統施、統防統治等專業化服務,有效破解了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的制約瓶頸。服務規模擴大。項目區建在哪里,社會化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做到有效銜接、無縫對接。各類主體提供社會化服務面積9590萬畝,基本實現項目區全覆蓋。

 

產業融合更加緊密。各地在綠色高產高效創建中,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大力發展訂單生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企業參與度增強。全國共有2985家企業參與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訂單種植面積達到4240萬畝,占創建總面積的50%。品牌影響力增大。創建縣樹立品牌意識,打好特色牌、優質牌,在一些優勢產區實現了你無我有、你有我優,錯季上市、錯位發展的格局。農田附加值增加。積極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綜合種養、復合種植、休閑觀光、農事體驗、文化傳承等新產業、新業態,提升附加值。長江流域“水稻+”模式畝純收益1500元以上;一些城市郊區打造油菜景觀田和農事體驗田,實現收入翻兩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