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正值冬季寒冷時期。在劉梅蓮的烏龜養殖基地里,幾千只烏龜正在沙堆里冬眠,還有200多只烏龜正在產房里孵化小烏龜。“一只成年烏龜拉到廣東可以賣300塊錢,而且市場需求量很大。”劉梅蓮和筆者算起了經濟賬,“烏龜全身都是寶,是廣東人喜愛的營養食品,市場前景看好。”
別看劉梅蓮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可她說話干脆利落,做事風風火火。201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劉梅蓮從網上看到烏龜養殖的報道,她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致富項目,經過初步了解后,她只身來到廣東省韶關市,進入一家烏龜養殖場打工。近一個月的時間,從打掃衛生、配備飼料到疫情防治、烏龜飼養等,樣樣都親自動手,在干中學習積累經驗。正是靠著這股踏實勁兒,她很快掌握了養殖技術,當年8月,她果斷從廣東引進了一批烏龜原種,跨區域走上了烏龜養殖之路。
“養殖場烏龜的數量已增加到8000多只,明后年將會倍增,我還準備帶動鄉鄰一起發展烏龜養殖,讓大家一起發家致富。”劉梅蓮對她的養殖場信心十足。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她準備注冊烏龜養殖業公司,并著手進行烏龜產品深加工,提升烏龜附加值,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