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武市郝家橋鎮,向居民打聽“大綠葉家庭農場”在哪里,幾乎很少有人知道,但只要你問起“王蘿卜”,十有八九能告訴你地址。
“王蘿卜”本名叫王志國,2013年開始在郝家橋鎮經營家庭農場,主要種植蘿卜。2017年他承包周邊居民土地,種植了380畝的水果蘿卜,產量高達190萬公斤,自己也獲得了100余萬元的收入。據悉,近年來為了鼓勵像王志國這樣的家庭農場發展壯大,銀川市農牧局不斷強化家庭農場生產能力,健全家庭農場管理服務,通過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等方式,留住像王志國這樣的鄉村人才,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乘著政策的東風,王志國的家庭農場在種蘿卜的致富路上越走越穩,周邊很多村民看他獲得了“大豐收”,也都開始跟著他一起干,并親切地稱呼他為“王蘿卜”。
楊桂芳幾年前就將自家的地租給王志國種蘿卜,然后農忙時節在農場里做活掙點外塊,雖然不再像往常種地那樣忙碌,但收入一直不高不低,2017年王志國鼓勵她跟著一起干,于是楊桂芳就租了20畝地,種起了蘿卜。“種子和機器都是他給我們提供,長出來直接賣給他,這樣的好事當然要干。”
同樣感激王志國的還有崔渠口村另一位村民王治琴,2017年她跟著王志國種了50畝蘿卜,一茬下來賺了七八萬元,“往年水稻小麥收了之后,地就閑著了,現在再多種一茬蘿卜,相當于額外增加了收入。”
鄉村振興,需要人才引領。為了鼓勵王志國持續穩固經營,銀川市農牧局還通過各種方式對他給予了資金補貼。“之前我建溫棚補貼了10萬元,獲評示范農場又得到10萬元,前段時間還申請了科技特派員,有4.5萬元的補貼,還是現在政策好啊!”王志國說,2017年新建了一個冷庫,打算過一陣就去申請建冷庫的補貼,將申請來的錢再投入擴大生產。
就在王志國展望未來的同時,銀川市農牧局也在工作表上寫下了新一年的規劃:培養1000名致富帶頭人,大力實施“領頭雁”致富工程、青年創新創業“造星”和人才聚賢工程,以貧困村青年能人、返鄉創業青年為對象,培育一批致富帶頭人,并協調金融機構為其提供5萬元~10萬元啟動資金并給予貼息,帶動周圍群眾增收致富。
相信在政策引領下,今后在銀川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會出現越來越多像王志國一樣的致富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