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在藤棗的物候監測、藤棗群落學、藤棗種子育苗、藤棗的扦插育苗和種群回歸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為今后的藤棗研究保護和種群擴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藤棗屬多年生木質藤本,數量非常少,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極危種(CR)”。藤棗于1910年在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在2012年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的《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中被列為極小種群物種。
據研究表明,藤棗的生長依賴于原始生境,對于群落種類和生境要求非常嚴格。加強對藤棗的監測和研究對于生態保護尤其是棲息地的保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作為藤棗的模式標本產地,已將藤棗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列入生物多樣性重點監測植物。設置了固定樣地進行長期物候觀測,每年有計劃地開展了藤棗調查、藤棗保護稽查巡護和宣傳活動;加強科技合作,與中科院昆明資源昆蟲研究所簽訂了藤棗繁育保護研究合作協議,有計劃地開展藤棗的研究和繁育保護工作,提升藤棗的科研和保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