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抗禁抗政策趨緊,中獸藥站上發展風口?一場探討中獸藥健康發展的重磅峰會在中國長壽之鄉廣東信宜揭開帷幕。2017年12月23日,近200位中獸藥知名專家、養殖企業高管及媒體代表參加了由廣東高山動物藥業有限公司主辦的健康養殖高峰論壇。論壇觀點迭出,精彩紛呈。
梁其佳:中獸藥站上風口,面臨四大挑戰四大出路
關于抗生素污染、殘留,日常中我們或許并沒有察覺到痛感。但是,事實上抗生素已經侵害人體,并深入骨髓。2015年 4月,江浙滬1000名少年兒童尿檢抗生素的結果中,竟然檢出586名陽性,接近6成的比例,一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2016年2月同樣對1000名少年兒童進行尿檢抗生素,結果顯示796名兒童被檢出陽性,不到一年時間里,抗生素殘留高達80%,數字實在驚人,其中更令人恐懼的是還檢出3種獸用抗生素,消息一出再度引發社會轟動。
人體中竟然檢出獸用抗生素殘留,這意味著什么?無疑釋放出了人類食品安全受到抗生素嚴重污染的信號。
六項減抗、無抗行動已啟動
農業部藥政處副處長馮華兵表示,針對抗生素綜合治理問題,2017年農業部全面系統地實施了細菌耐藥性的行動計劃和抗生素專項治理六個專項行動:
1)實施退出行動,逐步淘汰存在安全隱患的抗生素,自2015年起相繼禁止諾丙沙星、硫酸鹽菌素、喹乙醇等藥物;
2)實施加強監管行動,建立二維碼追溯監管體系;
3)實時監測行動,重點對生豬、家禽、奶牛的動物養殖場細菌以及耐藥性狀況進行檢測;
4)實施殘留監管行動,當前藥物殘留主要集中于抗生素方面;
5)實施示范引領行動,鼓勵抗生素減量化使用,支持鼓勵開展抗菌藥物的減量化實驗創建活動,支持大企業中藥企業共同推動安全高效以中獸藥為主的替代抗生素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
6)實施宣傳教育行動,媒體肩負起使命,提升我們全社會以及從業人員安全用藥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馮華兵對六項行動的解讀,為中獸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發展綠色健康養殖產業賦予了使命。
中獸藥面臨四大挑戰
高山藥業董事長梁其佳在啟動儀式上談到,本屆論壇適應新時代對牧業發展的呼喚,對優質牧業產品的新需求。希望通過專家和領導們的頭腦風暴,通過媒體朋友們的積極傳遞和廣泛傳播,讓更多的人群,包括屠宰企業、肉蛋奶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和廣大消費者,認識中獸藥,發展中獸藥,認可中獸藥。
梁其佳分享了自己的四大思考,包含“禁抗、限抗和安全”對中獸藥發展的影響、中獸藥新產品的研發思路與研發方向、如何化解中獸藥產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困境、中獸藥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企業轉型升級中的發展新思路。
他認為,在養殖業正值轉型升級之際,中獸藥也面臨四大挑戰,首先是中獸藥的確切效果、低添加量和成本等三大制約因素,其次是中獸藥發展受到西醫標準評價中醫的影響,不乏有人用有效成份論、機理論、可測論,營養論(霉菌問題和所謂的“重金屬”超標問題)等西醫標準評價中醫,標準過于西醫化。
還有中獸藥經受著大眾信心影響,存在真假與好壞,“毒”“重金屬”等安全與信心問題。最后,歸根結底是人才問題,中獸藥的發展面臨著人才缺乏,中獸醫的人才與學科培育體系,政策上還沒有納入國家中醫發展戰略,急需國家大力扶持。
中獸藥在風口的四大出路
挑戰與機遇向來并存。梁其佳認為中獸藥已經來到畜牧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風口,同樣也有四大出路。
出路一,首先是轉變發展理念,當前養殖業的發展需從治到防,向養轉變,向提高生產性能和改善肉品質方向轉變,借助中獸藥探索生產安全、健康、優質的肉蛋奶食品。
出路二,中獸藥一直以來受到外界信心影響,需要提升大眾對中獸藥應用的認知度 ,并謀求國際化道路。
出路三,中獸藥需進行產業重組融合與傳承創新,以臨床功效為第一標準,以保健為核心,開發新劑型新產品,同時提升新工藝新裝備,穩定質量。
出路四,落足于人才培養與國家政策的推動,加強中獸醫的人才培養與學科培育體系建設,納入中醫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中獸藥的健康大發展。
他表示,當下集約化現代化一體化已成趨勢,走進新時代的中獸藥必然有更大發展,無抗健康生態養殖的新理念,把中獸藥已經推到風口上。未來已來,可治,可防,安全,健康,品質的新需求將為中獸藥提供了一片藍海,勢必將推動中國優質牧業大發展。 至此高山藥業憑借其30多年研發中獸藥的扎實基礎也迎來了飛躍的契機。
這個契機的背后隱藏的是新時代下,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追求的生活需要,其中生活需要就包含了我們的三餐,民以食為天,過去人們要求的是吃飽,現在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要吃好,吃好便涵蓋了食品的優質、安全、美味三大元素。新時代,新要求,畜牧業也迎來了新征程,過去的養殖生產方式勢必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