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首屆中醫科學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大會以“中醫藥——國家戰略資源”為主題,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闡釋中醫藥的內涵和價值,旨在科學認識中醫藥,促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使中醫藥真正肩負起“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的歷史使命。
會上,中國職業外交官、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談了自己對中醫藥文化的看法,他認為,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中醫藥在對抗疾病方面是管用的、百姓認可的,功不可沒,如今中醫藥的影響已擴散至海外,目前國外正在積極地研究開發中醫藥,國人又為何要貶低甚至抵制自己寶貴的傳統文化呢?我們應該正確認識中醫藥,讓廣大百姓受益于中醫藥。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做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中醫藥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傳統醫藥體系。而東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了人們對中西醫學的不同認識。我們要實事求是,科學認識中醫藥的自身特點和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關系,既要認識到她的精髓也要認識到她的不足。當今,中醫藥發展的重點是要順應時代發展規律,在傳承精華的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發展。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制定國家中醫藥戰略規劃,深度參與醫改,推進公立中醫院改革中探索建立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政策機制,推進縣鄉中醫藥服務一體化管理,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會上,王國強透露了自己的一個“中醫夢”,他說,如今我國醫院大量購買的如CT、核磁共振等國外檢測設備備受歡迎,我國的傳統醫學是否也可以與現代科技結合,從而研究研制出中醫檢測設備呢?就我國現在的科技水平而言,完全有能力研發。其根本在于堅持思路清晰,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廣大百姓健康服務,并且走出國門,讓更多人受益。
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確立了“中西醫并重”的衛生工作方針,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和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首屆中醫科學大會的召開必將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據悉,大會主辦方計劃每年召開一次中醫科學大會,以大會為依托挖掘中醫價值、拓展行業理念、宣傳中醫科學、引導大眾認識。
本次大會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協辦。相關政府部門領導,農工黨中醫藥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代表,中醫醫院管理者代表,醫藥企業界代表,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專家等共500余人參加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