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提高牧草質量和產量,降低天然草場的承載壓力。今年以來,市草原工作站對往年引進的5個飼用玉米和甜高粱進行了不同區域篩選種植,并積極與養殖企業和外地客商溝通,使農民和種植飼草企業飼草生產走向了訂單生產。通過政府部門引導,技術部門引種和種植技術的支撐,進一步提高了飼草種植質量,增強了種植戶的信心,為飼草種植面積的持續增加和提高飼草質量建立了新模式。
近年來,由于該市玉米制種面積逐年下降,農民種植飼草積極性空前提高,這為解決全市設施養殖業優質飼草短缺問題提供了機遇,該站積極引進了農大84、豐貯1號、豐玉2號、玉源5號、遼單3號、甜高粱、BJ0602、BJ0603等品種,分別在臨澤倪家營、甘州安里閘、甘州明永、甘州萬禾草畜產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地進行牧草新品種試驗示范種植對比試驗。在每個示范點種植示范田100畝,試驗田4畝,目的是在不同海拔、不同密度及不同種植技術下,通過測定生產性能、抗倒伏性、產量及全株生物能等指標,確定大面積推廣種植的首選品種,為今后開展牧草新品種引進和大面積種植飼草提供理論依據。
同時,為了解引進牧草新品種的適應性和提高飼草的產品質量,該站積極引進豆科植物秣食豆和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巨菌草進行試驗種植,目前,已完成各試驗點的種植,準備今后每10天進行一次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