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羊肉,一冬暖洋洋”。羊肉被醫學家稱為“血肉有情之品”,是進補的好食材。而提到羊肉,寧夏鹽池縣灘羊肉因其獨特的美味而全國聞名。鹽池灘羊肉在聞名全國的同時,也撐起了鹽池縣農業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當地農民增收和精準扶貧的主要途徑。據悉 ,僅2017年,全縣灘羊年飼養量就達320萬只,隨著銷售旺季的到來,為了讓鹽池的灘羊銷得更遠,讓農戶獲得實惠。湖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和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首度聯手,以精準扶貧的方式,讓寧夏鹽池灘羊入湘。
一天銷售500份,鹽池灘羊熱爆三湘大地。
“開播一天時間,我們的平臺就接到了500份訂單。按照這樣的速度,我們的節目沒結束,在這里預定的1200份鹽池羊肉就被提前訂完。”12月19日,在鹽池縣王樂井鄉的養殖戶蘇海軍家里,湖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主持人丹陽將這一連線來的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他。
丹陽告訴記者,從本月18日至22日,除了每日下午5點到7點直播外,湖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還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高密度地面向三湘大地,推廣鹽池灘羊。
為了更好的推介鹽池灘羊肉,18日和19日,湖南交通頻率和銀川交通音樂廣播的主持人深入鹽池灘羊養殖基地,現場直播鹽池灘羊的養殖過程、加工過程,烹制方法。”通過我們的直播,湖南的群眾將會更加了解鹽池灘羊,選擇鹽池灘羊。其中,不少聽眾建議我們要和鹽池灘羊養殖戶建立長期的聯系,定期向湖南輸送地道的鹽池灘羊肉。“丹陽告訴記者,通過媒體反饋來的信息,這兩天,鹽池灘羊已經在短時間內熱爆三湘大地。
加強媒體間的合作,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這500份的數據背后,是一個個養殖農戶,一個個困難家庭。”鹽池縣扶貧辦主任范鈞告訴記者,鹽池縣是全國266個牧區縣中寧夏唯一的牧區縣,美麗神奇的鹽州大草原上生長著一百多種中藥材,星羅棋布的草場淺層水中礦物元素含量豐富,為鹽池創造出得天獨厚的畜牧資源。特殊的地理、氣候、水質和草場,孕育出風味獨特的“鹽池灘羊肉”。
近年來,鹽池堅持“精細化養殖、高品質生產、高端化消費、高效益運營”的總體發展思路,以產業融合為發展目標,通過實施品牌戰略,灘羊產業“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基本形成。2017年,預計全縣灘羊年飼養量達320萬只、基礎母羊存欄量100萬只,灘羊產值達9.2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以灘羊為主的畜牧業,撐起鹽池縣農業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
“質量和產量上去了,但銷路一直是影響灘羊產業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我們每年都要去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廈門等城市推薦。”范鈞告訴記者,湖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和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此次聯手推薦鹽池羊肉,給鹽池灘羊的銷售提供了一種新的銷售和傳播渠道。下一步,他們將通過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的這種方式,把鹽池的羊肉推向更多的城市。同時,這種銷售渠道的打通,也讓鹽池的貧困群眾在發展灘羊上有信心,對脫貧致富有信心。
“此前,湖南電視臺就以精準扶貧的方式,將吐魯番的葡萄推廣到了湖南,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有了成功的范例,此次,我們集團和湖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聯手,推廣鹽池灘羊進入湖南,也就很順利了。”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副臺長孫勇告訴記者,接下來,集團將利用自身的傳播優勢,加強媒體間的合作,把本地的特色農牧產業,推向更多的城市帶動農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