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麻乍鎮以“糧食品種調優、經濟作物調寬、畜牧效益調高、土地使用調活、農機事業調快”為統領,按照“43211”的產業規劃布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中藥材種植。
筆者在威寧自治縣麻乍鎮得坪村佳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村民們正忙著把成熟的半夏從地里挖出、挑選、打包,準備銷往外地。
合作社負責人朱家應告訴筆者,今年合作社種植半夏70畝,收成不錯,畝產量達到2000斤以上,按市場價10元計算,今年的經濟效益非常樂觀。
據了解,朱家應的合作社2017年主要種植半夏、丹參、桔梗、魔芋等中藥材共310畝,今年嘗到甜頭后,朱家應打算明年再拓寬種植面積,計劃種植規模擴大到500畝。
得坪村村民朱石乖,以前也和普通種植戶一樣,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不僅沒有豐富的收入,更不懂得如何致富。
看到朱家應種植中藥材帶來經濟效益,朱石乖抓住了機會,加入了朱家應的合作社,把自家的4畝土地全部種成了半夏,今年每畝收入達到了1萬多元,小小中藥材,拓寬了他的致富路。
麻乍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麻乍鎮以得磨片區為核心發展中藥材種植板塊,全鎮穩定發展中藥材已達6000畝,下一步工作中,該鎮將積極推動中藥材種植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4000畝,使全鎮達到10000畝種植面積,力爭達到戶均1畝中藥材,有力助推全鎮脫貧攻堅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