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農業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工作主線,聚焦穩定糧食、優化供給、質量興農、綠色發展和法規建設,求進求精求綠,種植業供給體系質量效率顯著提升。
糧食生產保持穩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劃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扎實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修復治理。突出抓好東北黑土地保護,在東北四?。▍^)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實施“藏糧于技”戰略,選擇377個縣整建制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模式,提升科技水平。在繼續較大幅度調整結構的情況下,今年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2000億斤以上,守住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供給質量明顯提高。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因地制宜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無效供給減少,預計“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籽粒玉米面積調減約2000萬畝。有效供給增加,市場緊缺的大豆面積增加871萬畝,雜糧雜豆增加約600萬畝,青貯玉米和優質飼草增加約500萬畝,馬鈴薯增加約200萬畝。高效供給拓展,市場緊缺的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占27.5%,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優質稻、加工專用稻面積比例達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同時,油料面積穩中有增,棉糖面積近年來首次恢復性增加,果菜茶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增產增收。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穩健起步。選擇100個既是果菜茶生產大縣、又是畜禽養殖大縣,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加快有機肥推廣應用。積極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深入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創建200個化肥減量增效試點縣,建設600個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片,分區域、分作物集成推廣一批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帶動化肥農藥使用量繼續呈減少趨勢。2017年,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為37.8%和38.8%,比2015年提高2.6個和2.2個百分點。推進節水農業發展。今年全國小麥節水品種面積擴大到4000萬畝、比上年增加2000多萬畝。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集成推廣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模式。扎實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今年輪作休耕試點面積1200萬畝,比上年增加584萬畝,促進耕地用養結合、永續利用。
法規建設有新進展,種植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經國務院批準,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今年以來,圍繞貫徹落實《條例》,先后制定5個配套規章制度、6個規范性文件和1個指導意見。積極推動農藥管理職能劃轉,健全管理機構,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宣傳培訓,確保將《條例》及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