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們養殖場從去年起步到現在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家標準化、生態化、現代化的扶貧黑驢養殖基地。”在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趙寨子鎮順合養殖場打工的高寨子村貧困戶界立芝說。
在一座驢舍內,順合養殖場負責人穆守才正在觀察一頭剛出生不久的小黑驢,看著小黑驢安然無恙,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聊起他的“黑驢經”,穆守才有說不完的話,昔日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青年小伙已變成養殖達人。
據了解,去年趙寨子鎮積極搶抓市縣支持黑驢扶貧產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落實產業配套服務,準備返鄉創業的青年穆守才和養殖大戶唐艷峰在聽到特色扶貧工程這一消息時,一拍即合,在鎮政府、縣扶貧辦和東阿阿膠集團的協調與扶持下,在劉堂村建起了黑驢養殖場。
趙寨子鎮積極探索落實養殖大戶帶動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在順合養殖場試行了“金融+政府+養殖戶+貧困戶”發展模式。在東阿阿膠集團的幫助下,趙寨子鎮為順合養殖場先期在濰坊銀行協調產業貸款240萬元,落實了全額貼息。以東阿阿膠集團為平臺,一對一采購驢駒,養驢場育肥后,東阿阿膠集團全部回收。黑驢出欄獲得效益后,養殖場拿出部分資金發給23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增收3600多元。目前,該養驢場總存欄達到了340頭,現在又吸收了2戶貧困戶來場里打工,根據當前形勢看,市場前景還可以,預計今年收益可達50萬元。
“前兩天驢場找到俺,讓俺來打掃衛生、消毒除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包吃包住,一個月工資1500元。不僅如此,驢場還優先收購貧困戶種植的玉米、麥秸等作為驢草料,一斤一元錢,比市場價高不少,俺們非常滿意現在的日子。”界立芝高興地說,11月月底小黑驢又給俺們貧困戶送去了900元的“大紅包”,小黑驢正載著貧困戶們駛向富裕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