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卞國民:“泥鰍哥”的大買賣

   日期:2017-12-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4    評論:0    

  卞國民,永州市零陵區郵亭圩鎮小木口村人,1983年出生。從長沙理工大學畢業后,返鄉養泥鰍。12年來,他深度開發泥鰍的商業價值,使得1公斤泥鰍能創造650元的價值,年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還帶動周邊200多戶群眾實現致富夢想。

  11月22日,陽光明媚,從零陵城區出發沿著一條小路蜿蜒前行,大約半個小時,就到了小木口村。進村道路的兩邊,都是用來養殖泥鰍的稻田。在山頂上,是一個個水池,一間間房屋。為了養殖泥鰍,卞國民在這片大山中建了一個養殖基地。

  “小時候很喜歡抓泥鰍,那個時候泥鰍就已經很貴了。我就想,以后養泥鰍的話,肯定有前途。”說起初衷,卞國民告訴記者。

  大學期間,卞國民專門選修了養殖方面的課程。在他看來,泥鰍是“水中人參”,營養價值很高。2005年,卞國民從長沙理工大學一畢業就回家鄉養殖泥鰍。

  卞國民拿著借的5000元錢,買了一批野生泥鰍,放在稻田養殖,但一開始就栽了個大跟頭,“當時我搭了一個棚子住在田邊,每天早上起來就看到水面浮著一層死泥鰍,那時感覺心在滴血。”

  不甘心的卞國民隨后又借錢繼續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很快本錢就賠光了。2007年,就在卞國民最為落魄的時候,他邂逅了現在的妻子李霞。在李霞的鼓勵下,卞國民又重拾養殖泥鰍的夢想。左思右想之后,他決定調整思路:既然野生泥鰍不好養,就自己孵化。硬著頭皮從同學那里借來了2000元錢,卞國民又一頭扎進了村后的大山。

  “為了省錢,山上這些魚池都是我一塊磚一塊磚砌上去的。”卞國民一邊在山上養雞維持生計,一邊開始了艱辛的泥鰍繁殖之路。

  由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水溫、環境、用料都會對泥鰍的繁殖產生重大影響。從人工孵化到半人工孵化,經過前后6年艱辛摸索,卞國民的泥鰍繁殖技術才逐漸成熟,事業也有了起色。

  有了技術,有了泥鰍,2013年,他又遇到了一個重大挑戰:臺灣泥鰍開始進入大陸。一時間,市場上泥鰍供應量迅猛增長,價格猛跌。

  此時,卞國民只好再次調整方向。他借了200多萬元,建起了一條泥鰍加工生產線,生產的“泥鰍復合片”在市場上廣受好評。

  隨著泥鰍養殖加工規模越做越大,卞國民敏銳地發現,從泥鰍粘液里提取一種精華液,具有美容的功能。1公斤泥鰍提取的粘液,可制作240克左右的精華液,做成高檔面膜等化妝品。1公斤泥鰍的價值,一下提高到了650元。

  卞國民將粘液制作成的美容面膜放在網上銷售,受到消費者青睞。網上商城賣面膜帶來的流量,還帶動了周邊產品的銷售,商城年銷售額達6000多萬元。卞國民也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泥鰍哥”。

  現在,“泥鰍哥”又把精力投入到了扶貧事業中。隨著養殖技術成熟和市場不斷壯大,卞國民免費給村民特別是貧困戶提供種苗,進行技術培訓,幫助鄉親們發家致富。目前,卞國民一共帶動周圍200多戶村民養殖泥鰍,產業規模突破1億元,帶動貧困戶戶均年增收4000多元。卞國民先后獲得永州市“創業之星”、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