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亳州蘿卜賣上水果價 種植蘿卜錢景廣闊

   日期:2017-12-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6    評論:0    

  說起蘿卜,最有名的當屬譙城區雙溝鎮的秦大園蘿卜。眼下,正是蘿卜收獲季,秦大園王景山水蘿卜種植基地里異常繁忙,因為口感好、知名度高,所以每天訂單不斷,這里的蘿卜價格也趕上了水果。

  秦大園王景山水蘿卜收獲現場,這里的蘿卜按箱賣。

  從雙溝集向東行駛3公里,就到了秦大園蘿卜種植基地。道路兩側,大棚林立,透過棚口,一塊塊翠綠劃過眼底。十多名工人正在田間忙著采收、整理、包裝,蘿卜拔出來后,先祛泥、斷纓,然后再放進包裝箱內封口,大家有說有笑,空氣中充斥著水蘿卜的清香氣息。

  “抓緊時間,大家再辛苦些,一百箱馬上就齊了。”對著棚內正在拔蘿卜的工人喊話的是張芳,這塊占地30余畝的秦大園蘿卜種植基地,是她和老公王景山一同試種的。

  記者注意到,每個紙箱上都印有“秦大園”字樣,紙箱的容積并不大,每個紙箱中只能放12個蘿卜左右,大約5.5公斤。為何要把蘿卜都放進紙箱里,這是要發往哪里?看出了記者的疑問,張芳起身說:“我們的蘿卜不按個賣,不按袋賣,更不按斤賣,只按箱賣,每箱30元,全部是訂單銷售?,F在準備的100多箱就是市區一家酒店訂購的,一會兒就會被運走。”

  “是的,他們都是打電話訂購,我的蘿卜自從開始采收,訂購電話就不斷,價格也快趕上了水果,本地的一些單位、浴室、飯店等都不夠供,更別說到市場上去賣了。”趕來裝運的王景山也湊上來跟記者聊起來。他還告訴記者,當下,這里的蘿卜成了送人最好的禮品,一些消費場所除了自食外,還會為顧客準備一些帶走。

  這里的蘿卜也姓秦。

  沏一壺好茶或斟一杯小酒,取一袋花生米,將蘿卜切成條狀,咬上一口,嘎吱作響,周身清爽。此情此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亳州一大怪,蘿卜當成水果賣。”

  據說,秦大園蘿卜在清朝曾是貢品,至今仍赫赫有名。眾所周知,唯秦大園村特殊土壤種出的蘿卜才姓秦,王景山卻不這么認為。“我這里的蘿卜和秦大園的一樣,青如碧玉,脆甜不辣,掉在地上,能摔幾瓣。”王景山告訴記者,這里的蘿卜雖然并非種在秦大園,但是也姓“秦”,因為,它是經過土壤測試后、按照秦大園蘿卜的種植方法栽培的。

  在此基礎上,王景山還對蘿卜的品相和品質進行了更新,使其口感更好,外形更漂亮。“你沒發現嗎,我的蘿卜比較苗條,口感好的青色部分所占比例更大了,只有埋進土壤中的一小部分呈現白色。”王景山隨手拔出一個蘿卜指給記者看。

  這種更新主要得益于前期種植和后期水肥管理的結果。“播種時控制好深度,避免二次用土覆蓋,管理中要充分補充有機底肥和精縮型微量元素,后期多澆水。這樣可以使蘿卜的各項生理機能達到平衡,形成好的口感。”說起蘿卜的栽培技巧,王景山滔滔不絕起來。

  這里的蘿卜有“錢”景。

  原有的秦大園蘿卜種植村由于各種原因,蘿卜種植面積逐漸減少。加之村里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秦大園村就剩一些留守老人還在繼續種植,且種植不集中,管理也難以跟上,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秦大園蘿卜的名氣由來已久,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如果仍按傳統的種植模式發展,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求。于是,王景山便在秦大園附近村莊流轉了200多畝土地,拿出30余畝用來發展秦大園蘿卜種植基地。如今,王景山的蘿卜種植面積約是整個秦大園村蘿卜種植面積的三倍。

  “明年,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因為,除了我本人會擴種外,許多在這里務工的農戶也紛紛表示,要跟著我一起種植,把秦大園蘿卜的品牌做得更響。”王景山說。

  目前,王景山又為秦大園蘿卜注冊了商標,申請并通過了綠色產品認證。隨著市場的慢慢推廣和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秦大園蘿卜的市場占有率將和它的知名度成正比。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