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蠶桑站在浙江建德養蠶重點鄉鎮大同鎮開展了連續化多批次養蠶模式示范,選擇3個養蠶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年飼養量在10張以上的養蠶戶作為多批次養蠶示范戶,示范全年養6批次蠶,春蠶期飼養3批次,秋蠶期飼養3批次。
通過合理的安排養蠶布局,配合小蠶共育技術、大蠶省力化飼養技術以及方格蔟營繭技術,經過一年的試驗示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以其中一戶示范戶為例:2016年梅端云全年飼養蠶種12張,扣除人工、蠶種藥劑農藥等開支每張蠶種收益1561元,12張蠶種收入1.87萬元,而今年飼養蠶種36張,純收入達到6.2萬元,比去年收入增加4.33萬元。多批次養蠶不僅提高了農戶收入,桑園、蠶具、蠶室也得到充分地利用,通過示范帶動,周邊鄉鎮和養蠶重點村均看到多批次養蠶帶來的經濟效益,參與多批次養蠶的積極性高漲,據了解,明年想參加多批次養蠶示范的農戶就有8戶。
多批次養蠶每批蠶期間隔時間短,幾乎無養蠶閑時,需要農戶全年在家里飼養,無法外出打工,避免了養蠶人員的流失,起到穩定蠶桑產業的作用。
2018年計劃在上一輪的基地建設和多批次養蠶示范的基礎上,全年多批次養蠶技術模式示范戶數量從3戶增加到10戶,示范范圍從基地擴大到其他養蠶重點村,選擇其中3戶示范全年8~10批次養蠶模式,力爭全年收繭量800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