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目標,智慧農業在現代已經成為農業從業者耳熟能詳的一個概念,如今的智慧農業不在是一個虛擬不可觸摸的東西,它已經成為農業發展必要的技術支持。現代智慧農業的首要體現便在于智能溫室大棚,那么我國的智能溫室大棚現在達到哪種智能化程度了呢?小鑫在此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今我國的智能溫室大棚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
我國現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溫室大棚將物聯網技術、現代先進科學技術、資源整合技術和能源再生相結合,利用了無影玻璃技術、無土栽培技術、RFID技術、光伏發電技術、采摘機器人技術、智能分類技術、智能噴灌技術和先進的物聯網系統技術等,能夠實現從選種、種植、灌溉、施肥、環境控制、收獲、打包、運輸、存儲和銷售的一體化自動工作。
現代的智能溫室大棚的智能化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點上。
1、自動監控:
作物生長一直都對種植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十幾個乃至更多的種植環境參數需要監測與控制,通過設備的自動監測與控制也是現代智能溫室大棚智能化程度的一個體現。
2、節能:
節能是現代智能溫室的重要智能化標志,現代科技對于能源再生和環境保護也是相當的重視。智能溫室對于節能方面的貢獻尤為突出,利用太陽能集熱板來滿足溫室內對熱能的需求;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和非晶硅太陽能電池來進行電能的轉化滿足溫室內設備控制需要的電能。
3、智能灌溉:
智能灌溉(滴灌和噴灌)技術是智能溫室灌溉的核心,智能溫室大棚的智能噴灌技術分為滴灌和噴灌,滴灌不僅能夠實現澆水功能,還能將肥料溶于水中實現均勻施肥的目的。智能噴灌技術能夠控制噴灌的速度和噴水的大小,還能實現區域控制,區域灌溉功能。對于整個溫室的水分保持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4、智能采摘機器人:
智能采摘使得大棚生產的整個過程又進一步智能化,采摘機器人利用電動和液壓驅動為助力,能接受用戶進行遙控操作。這對于大型溫室的采摘階段來說,不僅減少了人力的浪費,也加快了采摘進度;特制的盆花打包機能自動進行打包操作。智能機器人和智能分類的使用,是的產品的一致性大大提高。
5、RFID技術:
將每個能夠溯源的芯片綁定到植株上,在智能分類的時候,通過調用芯片上存儲的植物生長環境信息或者產品現在本身的信息(例如果實大小,花的顏色等)來將不同信息的植株或者產品分開;而且芯片上監測的信息可以集成于條形碼或二維碼上,用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能夠直接用手機掃碼之后就能看到植株或者產品生長過程和采摘之后的信息,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智能溫室的智能化不僅僅只體現在這些方面,智慧農業在我國還有相當長遠的路要走,想要實現多地域的智慧農業應該先做好各地智能溫室的試點工作,才能吸引大多數農業者投身于智慧農業、對智慧農業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