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都”樟樹迄今1800余年,是南北藥材集散地和加工炮制中心,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美譽。10月31日,江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江西樟樹“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通過10-15年的努力,把樟樹打造成中醫藥強省的先行先試區,形成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樟樹樣板”,力爭在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創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中醫藥傳承發展中心。
“一都五區”產業布局
中醫藥健康旅游聚集區
圍繞樟樹市葛玄路沿線區域,以實施三皇宮歷史文化街區、閣山中醫藥健康小鎮、中國古海養生旅游及閣皂山旅游景區等項目為載體,打造集中醫藥養生、中醫藥文化為一體的中醫藥養生與文化旅游綜合體。
中藥材種植示范區
以樟樹市吳城、中洲、閣山、昌傅、黃土崗、洲上等鄉鎮為核心,建設一批規?;兴幉姆N植基地,打造藥都中藥材科技示范園。
中藥工業引領區
以樟樹市福城醫藥園及藥都醫藥物流園為核心,培育壯大醫藥產業孵化創業園、城北工業園,在樟樹市藥都大橋連接線規劃新園區,擴大中藥工業園區版圖。
人才培養創新區
依托樟樹藥都職業教育園,籌建江西樟樹中醫藥職業學院,建立研發創新機構,打造產業人才培養創新基地。
商貿會展典范區
以培育中醫藥商貿綜合體為目標,依托閣山中醫藥健康小鎮建設現代化中醫藥交易會展中心、中醫藥博覽館等,著力打造高端中醫藥會展和品牌論壇。
每年增種中藥材5萬畝
根據實施方案,在現有產業空間布局基礎上,通過整合、改造和拓展,形成“一都五區”空間布局(詳見示意圖)。
圍繞江西樟樹“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大力推進中藥材規范化、規?;N植,重點發展枳殼等地道藥材,自2017年起,每年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5萬畝,到2020年,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年產值達到7億元以上。
同時,實施中藥制造業升級工程,打造全國中藥飲片生產基地。力爭到2030年,樟樹市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達到100家,上市(含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0家,年產值達到300億元。打造全國中成藥重點制造基地。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力爭建成3-5家現代中藥企業集團。
開展“樟幫”傳人調查
保護挖掘“中國藥都”資源,圍繞樟樹道教、藥俗、藥膳及“樟幫”等歷史文化、古跡,深入挖掘整理,開展中醫藥典籍、偏方、文物征集認定,以及“樟幫”傳人、中藥材資源的調查摸底,并在此基礎上加強保護和研究。支持樟樹中藥炮制后繼人才培養,統籌安排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用于補貼“樟幫”技藝傳承人、老藥工及學徒工。傳承“樟幫”中藥炮制技藝,建設一個集中藥栽培、鑒定、炮制、制劑、資源保護利用等于一體的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醫)。
對民間中醫普查保護
江西省還將實施“中國藥都”形象提升工程,建設科學規范、門類齊全的中醫藥博覽館,重點展示各炮制流派的炮制技術,包括“樟幫”炮制的起源、形成、發展以及現代創新研究等。
開展民間中醫普查保護,積極尋訪名老中醫,實行登記造冊,進一步挖掘、整理和保護民間中醫人員、草醫及老藥工的獨特療法和一技之長,支持中醫秘方、驗方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產業化開發。